《静观堂闲咏六首 其六》
时间: 2024-12-29 18:45: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须弹铗赋归来,尽日耽书万虑灰。
斗室最宜山客静,荆扉惟为故人开。
翛然自得春风点,乐矣无忧陋巷回。
堪笑疏狂刘阮辈,忘机何必待衔杯。
白话文翻译:
不必再为归来而弹奏乐器,整日沉迷于书籍使万般忧虑消散。
小小的房间最适合山中客人安静居住,荆门只为老朋友敞开。
悠然自得,春风轻拂,乐在其中,无忧无虑行走在小巷。
可笑那些疏狂的刘阮一类的朋友,忘却世俗的烦恼何必等到举杯畅饮。
注释:
- 弹铗:弹奏乐器,铗为乐器的一种,指的是古时的乐器。
- 尽日:整天,指时间的持续。
- 万虑灰:万般烦恼都消散了,灰有消失、化为乌有的意思。
- 斗室:小屋,狭小的房间。
- 荆扉:荆门,古时的门,指的是用荆条编成的门。
- 翛然:悠然自得,形容心情舒畅。
- 陋巷:狭小、简陋的小巷子。
- 刘阮辈:指刘伶和阮籍,这两位古代名士以放荡不羁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之煇(1645年-1718年),字景和,号岱宗,浙江人,清代诗人,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诗歌与书法。他的作品多描写隐逸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静观堂闲咏六首》是倪之煇在隐居生活中创作的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这首诗写于他隐居的时期,表现了他对读书和静谧生活的珍视,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林隐居的赞美。开篇的“不须弹铗赋归来”,直接表明了诗人不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归来的心情,反而是书籍带来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突出了读书的乐趣和精神寄托。接下来的“斗室最宜山客静”,更是将这种宁静的氛围加以强调,表明山中隐客在小屋中安静的生活是多么恰当。
“荆扉惟为故人开”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老朋友的深情厚谊,展现出一种人际关系的温暖。接着的“翛然自得春风点”,描绘了春天的柔和与诗人内心的愉悦,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最后两句则以“堪笑疏狂刘阮辈”引出对往日饮酒作乐的批判,强调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活,通过对比与反思,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隐居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须弹铗赋归来:不必再用乐器来表达归来的情感。
- 尽日耽书万虑灰:整日沉浸在书本中,使得万般忧虑都消散了。
- 斗室最宜山客静:小小的房间最适合山中的客人静心居住。
- 荆扉惟为故人开:荆门只为老朋友敞开,显示出对朋友的重视。
- 翛然自得春风点:悠然自得,春风轻拂,心情舒畅。
- 乐矣无忧陋巷回:快乐而无忧,走过简陋的小巷。
- 堪笑疏狂刘阮辈:可笑那些放荡不羁的刘阮一类。
- 忘机何必待衔杯:忘却世俗的烦恼,何必等到举杯畅饮。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山客的静谧与刘阮的放荡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轻拂的动作,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感。
- 对仗:如“乐矣无忧陋巷回”,体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扰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读书和友谊的珍视,反映了清代隐逸文化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知识与内心的宁静。
- 斗室:象征隐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 春风: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内心的愉悦。
- 荆扉:象征友谊与人际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刘阮辈”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刘备、阮籍
B. 刘伶、阮籍
C. 刘秀、阮籍
D. 刘邦、阮籍 -
“斗室”在诗中指的是?
A. 大房间
B. 小房间
C. 空房间
D. 客房 -
全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饮酒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但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而倪之煇的诗则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隐逸文化与清代诗歌》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