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步斜阳外,平原澹夕烟。
东风吹短草,野水上春田。
苍翠遥林合,潆洄别浦连。
牧童清兴好,弄笛柳桥边。
白话文翻译:
在斜阳的映照下,我缓步走出村庄,平原上弥漫着轻柔的夕烟。东风吹拂着短小的草丛,野水边的春田显得生机勃勃。远处的苍翠树林如同一幅画卷,曲折的河流与不同的岸边相连。牧童心情愉悦,正坐在柳树桥边吹笛子。
注释:
- 小步:轻轻地走,形容步伐轻快。
- 斜阳:指夕阳,晚霞的光辉。
- 平原:广阔的平地,指开阔的田野。
- 澹:轻微的、淡淡的。
- 夕烟:傍晚的烟雾,隐喻宁静的氛围。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短草:生长不高的小草。
- 潆洄:水流曲折的样子,形容水的柔美。
- 牧童:放牛的孩子。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牧童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超曾,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的乡村生活与自然环境。诗人或许在一次出行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表达了他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平静生活的珍惜。
诗歌鉴赏:
《出村》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夕阳、微风、河水和牧童的快乐,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诗的开头以“小步斜阳外,平原澹夕烟”展开,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仿佛跟随诗人一起走出村庄,感受那份悠然自得的气息。“东风吹短草,野水上春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机。
诗的后半部分“苍翠遥林合,潆洄别浦连”,通过远景的描绘,增添了乡村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表现了一种和谐美的景象。最后一句“牧童清兴好,弄笛柳桥边”则将视角转向人,表现出牧童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传递出一种简朴而纯真的幸福感。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节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真诚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步斜阳外:描绘诗人走出村庄的轻盈步伐,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身上,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 平原澹夕烟:平原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柔和的傍晚景象。
- 东风吹短草:春风拂动着小草,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野水上春田:野外的水面上,春天的田野显得生机盎然,展现了自然的繁荣。
- 苍翠遥林合:远处的苍翠树林与天际相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潆洄别浦连:水流曲折,连接着不同的岸边,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 牧童清兴好:牧童心情愉快,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弄笛柳桥边:牧童在柳树桥边吹笛,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自然景色具象化。
- 拟人:东风如同有生命的存在,吹动短草,体现出自然的活力。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仗,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更为和谐。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乡村自然风光和牧童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斜阳:象征着日暮,寓意着宁静和温柔。
- 平原:象征着广阔与自由,反映出诗人对开阔空间的向往。
- 东风:象征着春天,代表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牧童:象征着纯真与快乐,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开头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牧童放牛
b) 夕阳下的村庄
c) 大海的波涛 -
“东风吹短草”中“东风”所代表的季节是?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
诗中描绘的牧童在做什么?
a) 赶牛
b) 弹琴
c) 吹笛
答案:
- b) 夕阳下的村庄
- b) 春天
- c) 吹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春天的气息。
- 《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孙超曾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田园诗的美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