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春暮》

时间: 2024-12-31 11:50:02

百五韶光馀几许。

轻暖轻寒,渐觉芳时暮。

落尽桃花飞尽絮。

栏杆凭到无聊处。

试听梁间双燕子。

岂解伤春,却作伤心语。

打叠愁肠千万缕。

夜来那更风和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春暮
作者: 沈纕 〔清代〕

百五韶光馀几许。轻暖轻寒,渐觉芳时暮。
落尽桃花飞尽絮。栏杆凭到无聊处。
试听梁间双燕子。岂解伤春,却作伤心语。
打叠愁肠千万缕。夜来那更风和雨。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了多少呢?轻轻的暖风与寒意交替,渐渐感到花期已近尾声。桃花已经凋落,飞舞的柳絮也已散尽。我倚着栏杆,心中无聊,听着梁间的双燕子。它们似乎并不懂得伤春之情,却在我耳边诉说着伤心的语句。愁绪如同千丝万缕,昨夜的风和雨更让我心中添了几分愁苦。

注释:

  • 韶光:指美好的时光。
  • 芳时:指花期,春天的美好时光。
  • 凭到无聊处:靠在栏杆上,感到无聊。
  • 试听:静听、倾听。
  • 双燕子:成双的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伤春: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纕(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其所引发的情感,风格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春末,诗人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花谢鸟鸣,产生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在这样的季节交替之际,诗人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伤感。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春暮》是沈纕的一首经典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惆怅。词的开头便点明时间的流逝,“百五韶光馀几许”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引入全词的情感基调。随着春天的结束,轻暖与轻寒的对比,反映出春日的温暖即将被寒意取代,营造出一种渐渐凉意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描写桃花和柳絮的凋落,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无常。词中的“栏杆凭到无聊处”展现了诗人因春光不再而感到的无聊与失落。诗人静静倾听双燕的鸣叫,燕子在此象征着春天的使者,然而它们的鸣叫却让诗人更加伤感,似乎它们并不理解他内心的伤春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打叠愁肠千万缕”表达了自己心中无尽的愁苦,夜里的风雨更是加重了他的忧伤。这种对春天的情感寄托,让整首词充满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沈纕的极简风格和细腻笔触,使得这首词在意境上极具感染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五韶光馀几许:感叹美好时光已经过去了多少,暗示春天即将逝去。
  2. 轻暖轻寒,渐觉芳时暮:温暖与寒冷交替,逐渐感觉到花期已近尾声。
  3. 落尽桃花飞尽絮:桃花凋谢,柳絮飘散,象征春天的结束。
  4. 栏杆凭到无聊处:倚靠在栏杆上,感到无聊与失落。
  5. 试听梁间双燕子:倾听梁间的双燕子,感受到春日的气息。
  6. 岂解伤春,却作伤心语:燕子不懂伤春之情,却在耳边诉说着伤感的话语。
  7. 打叠愁肠千万缕:愁绪如同千丝万缕,涌向心头。
  8. 夜来那更风和雨:夜晚的风雨更增加了诗人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愁肠千缕”比喻心中的愁苦,形象生动。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伤心语”的表达,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词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春天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与美好,凋谢意味着生命的无常。
  • 双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同时也引发对春去的惆怅。
  • 风和雨:象征着愁苦与不安,暗示内心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百五韶光馀几许”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命的热爱
    •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落尽桃花飞尽___”,空白处应填入什么词? 答案:絮

  3. 判断题:诗中的双燕子象征着诗人愁苦的心情。 (对/错) 答案:错(双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蝶恋花·春景》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春天的美好,但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失落与无奈。
  • 苏轼《蝶恋花·春景》: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情感更为豁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沈纕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