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19 20:02:18

三月韶光将过半,颇触衰眸,掩映红云霰。

一阵东风吹柳软,珠帘绣闼深深见。

归去夕阳天未晚,鸟唤春归,我爱春光短。

短是今年来岁远,尊前且觅残花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三月韶光将过半,颇触衰眸,掩映红云霰。
一阵东风吹柳软,珠帘绣闼深深见。
归去夕阳天未晚,鸟唤春归,我爱春光短。
短是今年来岁远,尊前且觅残花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的春光即将过去,令人感到有些忧伤。眼前的红云掩映着春寒的霜气。东风轻拂,柳条柔软,深深的珠帘和绣闼映入眼帘。归家的时候,夕阳未落,鸟儿在呼唤春天的到来,我却爱这短暂的春光。短暂的是今年的春天,而明年的春天却又显得遥远,酒杯前让我寻找残存的花朵来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衰眸:衰老的眼眸,暗指诗人感受到春光短暂的惆怅。
  • 掩映:遮掩和映照,这里形容春霜掩映在红云中。
  • 珠帘:珠子制成的帘子,形容奢华的装饰。
  • 绣闼:绣成的门窗,形容美好的家居环境。
  • 天未晚:指时间尚早,夕阳尚未完全落下。
  • 尊前:酒杯或酒樽前。

典故解析:

本诗在描写春光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中,反映了古人对春天的珍视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春天常常被视为生机与希望的象征,而其短暂则引发人们对时间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青长,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但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形成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末,正是大自然复苏的季节。诗人在此时写作,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惋惜,反映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光短暂的感慨。开篇提到三月的韶光已过半,意味着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离去,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东风吹柳软”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柔情与生机,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景象。

“珠帘绣闼深深见”,这里的意象传达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庭院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而,随着“归去夕阳天未晚”的出现,时间的流逝感再次袭来,令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惆怅。

最后,诗人更是直言“我爱春光短”,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还隐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悟。整首词在轻盈温柔中透出一股淡淡的伤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无情的叹息,形成了深情而又哲理的意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月韶光将过半:春天已过大半,暗示时光流逝。
  2. 颇触衰眸,掩映红云霰:诗人感到春光短暂,眼中映出红云和霜气。
  3. 一阵东风吹柳软:春风轻拂,柳条柔软,展现春天的生机。
  4. 珠帘绣闼深深见:美丽的珠帘和绣闼,营造出诗人所处的雅致环境。
  5. 归去夕阳天未晚:归家的时候,夕阳尚未完全落下,时间依旧流转。
  6. 鸟唤春归,我爱春光短:鸟鸣声中春天归来,诗人对春光的短暂表现出眷恋。
  7. 短是今年来岁远:今年的春天短暂,明年的春天却显得遥远。
  8. 尊前且觅残花看:在酒杯前寻找残留的花朵,象征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好的时光,突出其珍贵。
  • 拟人:鸟叫声被赋予了呼唤春天的能力,增加了生动感。
  • 对仗:如“珠帘绣闼”,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与珍惜。它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时间流逝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残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三月韶光”是指什么季节?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人为何感到“我爱春光短”?

    • A. 春天太热
    • B. 春天即将结束
    • C. 春天没有花
    • D. 春天的鸟叫声太吵
  3. “归去夕阳天未晚”中“夕阳”象征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时间的流逝
    • C. 春天的到来
    • D. 夜晚的来临

答案:

  1. C. 春天
  2. B. 春天即将结束
  3. B.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温庭筠《更漏子》:描绘夜晚与花影,感情细腻,展现出另一种对美好光景的珍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清代诗人研究》
  3.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