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19 19:57:16

局促九州无可步。

吹彻灵箫,我亦伤迟暮。

只合万花香里住。

偎红倚翠休归去。

啼鴂声声知几度。

一种心期,欲向伊谁语。

底事年年添恨绪。

何曾觅个消魂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局促九州无可步。吹彻灵箫,我亦伤迟暮。只合万花香里住。偎红倚翠休归去。啼鴂声声知几度。一种心期,欲向伊谁语。底事年年添恨绪。何曾觅个消魂处。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狭小,无法自由行走。吹响了那悠扬的箫声,我也感到到了晚年的伤感。只适合在花香四溢的地方安居。依偎着红花绿叶,不想再回去。啼鸟声声,不知道已经响了多少次。我的心事,想对谁倾诉呢?为什么年年都增加了许多怨恨的情绪?从未找到一个能够让我忘却烦恼的地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局促:狭小、受限。
  • 九州:指中国,古时对国家的称谓。
  • 灵箫:指一种乐器,发出悠扬的声音。
  • 伤迟暮:感伤晚年,说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 万花香:形容花香四溢的美好环境。
  • 偎红倚翠:依靠着红花绿叶,形象地描绘温暖的画面。
  • 啼鴂:指杜鹃鸟,常用来象征离愁别绪。
  • 心期:心中的期盼与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九州”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象征着国家的广阔;而“杜鹃”在古诗中常与离别、思念相关,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旭,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风格婉约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可能在某个暮春时节,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高旭的一首经典诗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局促九州无可步”表达出一种无法自由的压抑感,似乎在暗示诗人身处的社会环境的局限。而“吹彻灵箫,我亦伤迟暮”则表现了诗人对过往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伤。

接下来的“只合万花香里住”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栖息之地,诗人渴望在花香四溢的环境中安静生活,然而“偎红倚翠休归去”又显示出诗人对外界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逐渐引入内心的情感挣扎:“啼鴂声声知几度”,反复的鸟鸣声似乎在提醒诗人,时间在流逝,心中的惆怅与孤独却始终无法排遣。

最后两句“底事年年添恨绪,何曾觅个消魂处”则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人质疑为何年年都在增加愁怨,却始终找不到解脱的方式。这种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使得诗歌不仅充满了个体情感的共鸣,更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命题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局促九州无可步:表达一种身处局限之中的无奈。
  2. 吹彻灵箫,我亦伤迟暮:乐声引发对年华逝去的感伤。
  3. 只合万花香里住: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4. 偎红倚翠休归去:依偎于花草之间,渴望留在美好的环境中。
  5. 啼鴂声声知几度:反复的鸟鸣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
  6. 一种心期,欲向伊谁语:内心的情感渴望倾诉,却无处可言。
  7. 底事年年添恨绪:对年复一年增加的怨恨感到困惑。
  8. 何曾觅个消魂处:感叹始终无法找到解脱心灵的地方。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万花香”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 拟人:将“啼鴂”赋予情感,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
  • 对仗:如“偎红倚翠”,增强诗句的音乐感与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惆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无奈。诗中透露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州:象征着国家与人生的广阔。
  • 灵箫:代表音乐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 万花香:象征着美好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 啼鴂: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离愁别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局促九州”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自由
    • B. 无奈
    • C. 快乐
    • D. 安宁
  2. “啼鴂声声知几度”中的“啼鴂”指的是哪种鸟?

    • A. 燕子
    • B. 杜鹃
    • C. 喜鹊
    • D. 麻雀
  3. 诗人在诗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的?

    • A. 鱼
    • B. 花
    • C. 月亮
    • D. 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高旭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强调了内心的柔弱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高旭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