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立春》

时间: 2025-01-14 18:55:38

画阁换黏春帖,宝筝抛学银钩。

东风轻滑玉钗流。

织就燕纹莺绣。

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

双鸳刺罢底尖头。

剔雪闲寻豆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立春
作者: 翁元龙 〔宋代〕

画阁换黏春帖,宝筝抛学银钩。
东风轻滑玉钗流。织就燕纹莺绣。
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
双鸳刺罢底尖头。剔雪闲寻豆蔻。

白话文翻译:

在画阁中更换春天的贴子,宝筝抛弃了学习的银钩。
东风轻轻拂动着玉钗,织就了燕子和黄莺的花纹。
帐子外灯下的花儿微微笑着,倚窗的云叶也低垂下来。
成双的鸳鸯刺绣完了尖头,闲暇时去细细寻找豆蔻花。

注释:

字词注释:

  1. 画阁:装饰精美的楼阁。
  2. 春帖:春天的贴子,通常是指春联。
  3. 宝筝:指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和欢乐。
  4. 银钩:古代弹琴的技巧,象征着学习。
  5.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复苏。
  6. 莺绣:指的是黄莺的绣品,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7. 灯花:指灯下的花,象征着温暖和美好。
  8. 豆蔻:指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美貌或青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元龙,字景山,号阳山,宋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西江月 立春》是作者在立春之际所作,春天的到来意味着万物复苏,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 立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向往。诗中“画阁换黏春帖”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气氛,换上春帖象征着告别寒冬,迎接春暖花开的季节。而“宝筝抛学银钩”则引出了春天的欢乐,乐器的抛弃意味着放下繁忙,享受春日的悠闲。接下来的“东风轻滑玉钗流”则用风的轻柔描绘出春天的温暖,象征着春风拂面的愉悦感。

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诗中描绘的“隔帐灯花微笑”和“倚窗云叶低收”则进一步表现出春日的温暖和宁静,灯下的花儿似乎在微笑,窗外的云叶低垂,构成了一幅温馨的春日画面。最后两句“双鸳刺罢底尖头,剔雪闲寻豆蔻”则展现了人们在春日里的悠闲生活,鸳鸯的刺绣和寻找豆蔻花的细致,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阁换黏春帖:春天来临,阁楼上更换春联,象征迎接春天的到来。
  2. 宝筝抛学银钩:抛弃繁忙的学习,享受春日的悠闲生活。
  3. 东风轻滑玉钗流:春风轻拂,带来温暖和生机。
  4. 织就燕纹莺绣:春天的装饰,燕子和黄莺的花纹象征春的生机。
  5. 隔帐灯花微笑:帐子外,灯下的花儿微笑,营造温馨的氛围。
  6. 倚窗云叶低收:窗外的云叶低垂,显得宁静而美好。
  7. 双鸳刺罢底尖头:成双的鸳鸯在刺绣,象征着爱情和和谐。
  8. 剔雪闲寻豆蔻:在闲暇时,去寻找豆蔻,象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灯花微笑”描绘出温馨的环境。
  • 拟人:让花儿和云叶有了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春天的生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帖:象征春天的到来,期待美好的生活。
  2. 宝筝:象征音乐与欢乐,传达轻松的情绪。
  3. 燕纹莺绣: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象征新生。
  4. 双鸳:象征爱情与和谐,传递温馨的情感。
  5. 豆蔻:象征青春与美好,暗含对生活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画阁”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一座山
    • B. 一座楼阁
    • C. 一条河流
  2. “宝筝抛学银钩”中的“宝筝”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食物
  3. “双鸳刺罢底尖头”中的“双鸳”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亲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抒发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晓》 vs. 《西江月 立春》: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侧重于晨光中的春意,而《西江月 立春》则展现了春天的闲适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