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
时间: 2025-01-04 08:01:46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白话文翻译
黄生想借书。随园的主人把书给他,并告诉他,书籍是不借就不能读的。你没听说过藏书的人吗?皇帝的书籍,虽然有很多,但皇帝真正读书的人又有几个呢?富贵人家藏书如山,但真正读书的又有几个?至于那些祖辈留下的书籍,子孙们大多也都会抛弃。书籍如此,天下的物品也都是一样。若不是自己的东西而强行借用,必然会担心被人追讨,心中惶惶不安,玩弄不已,想着今天在,明天就没了,我再也见不到它了。如果是自己的东西,就会高高地束起来,藏起来,想着等日后再来看。小时候我爱读书,家境贫寒,难以获得。有一个叫张的家族,藏书非常丰富,我去借书,但他们不肯借,回去后我只好在梦中想象。于是我看到的东西就格外珍惜。等到我通了籍,俸禄下来,书籍也就来了,满满一堆,卷轴上时常蒙着灰尘。然后我感叹,借书的人用心是专注的,而我少年的时光却是可惜的!现在黄生的贫穷和我相似,他借书也同样像我,只是我的公书和张氏的吝啬书不一样。那么我是否真的是不幸遇到张呢?而黄生是否真的很幸运遇到我呢?知道了幸运和不幸,那么他们读书的时候必然会专心,而归还书籍也必然会迅速。这是一种说法,使得书籍与人同行。
注释
- 黄生:黄生是文中借书者的称呼,代表了求知者的形象。
- 随园:指随园主人,可能是指随园的一个书房或藏书之地。
- 七略四库:指古代中国的四大书库,象征着丰富的知识资源。
- 汗牛塞屋:形容藏书极多,牛车拉不动,书籍占据了整个房屋。
- 高束:高高地束起,表示珍惜和妥善保管的态度。
- 通籍:获得官职或身份的资格。
- 素蟫灰丝:形容书籍的外表,可能指书籍的封面或卷轴上积满了灰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随园,晚号洒落堂主人,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美食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真实著称,尤擅长写诗和散文,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黄生借书说》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书籍和知识的珍视,以及对借书文化的思考。通过对黄生借书经历的描写,袁枚传递了书籍对于求知者的重要性及对书籍拥有权的理解。
诗歌鉴赏
《黄生借书说》是一篇关于借书和读书的散文,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与思考。诗中通过黄生借书的经历,揭示了借书与拥有之间的深刻联系,表现出书籍不仅是物质上的借用,更是精神世界的交流。袁枚借助黄生的故事,表达了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提示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书籍,尽快阅读并归还,从而形成良好的借书习惯。
通过对比天子和富贵人家的藏书,袁枚指出,即使拥有再多的书籍,但若不读书,那也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读书的专注,折射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通过对书籍的借用与归还,袁枚强调了人与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知识的传递中所需的尊重与珍惜。
总之,这篇作品不仅是对读书的赞美,更是对借书文化的深思,提醒我们在追寻知识的路上,应以专注的心态去面对,珍惜每一本书所带来的智慧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生允修借书:黄生想要借书,表明他对知识的渴求。
-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随园的主人把书给他,并告知他书籍是需要借用才能阅读的,强调书籍的共享性。
-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通过提问引入,指出即使是天子也未必会读完所有的书籍,暗示知识的稀缺和不易。
-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形象地描写藏书的多,但真正用心读书的人却很少。
-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反映了对知识的传承与遗忘,许多书籍最终无人问津。
-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强调这种现象并非只有书籍,任何物件都是如此。
-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如果是自己的东西,就会加以珍惜和妥善保管。
-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作者自述小时候热爱读书,但因家境贫寒而难以获得。
-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描述借书的失落与渴望,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
-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将黄生的境遇和自己的经历进行对比,产生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汗牛塞屋”比喻藏书的丰富,形象生动。
- 对仗:如“今日存,明日去”,形成对比,增强语势。
- 排比:在描述藏书与读书的无奈时,使用排比句式,增强表达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书籍的价值和知识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借书文化的思考与反思。通过黄生的借书经历,袁枚不仅展现了书籍的珍贵与稀缺,同时也传达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提醒人们珍惜书籍,专注于知识的学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知识与智慧,是学习与成长的工具。
- 黄生:代表求知者,追求知识的勇气和决心。
- 随园:象征书籍的庇护所,体现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生借书的心态是什么?
- A. 不在乎
- B. 渴望知识
- C. 只想展示
- D. 随意借用
-
袁枚在文中提到的“汗牛塞屋”意指什么?
- A. 书籍很多
- B. 知识贫乏
- C. 书籍珍贵
- D. 书籍难得
-
黄生和袁枚的境遇有什么相似之处?
- A. 都贫穷
- B. 都拥有书籍
- C. 都不在乎知识
- D. 都喜欢借书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读书》:朱自华的诗,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与乐趣。
- 《书愤》:陆游的诗,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黄生借书说》与《读书》:两者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但《黄生借书说》更侧重于借书文化的思考,而《读书》则是直接表达对读书的热情与追求。
参考资料
- 《袁枚全集》
- 《清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书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