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东君有意观群卉》

时间: 2025-01-01 11:42:51

东君有意观群卉,故放争先。

带露含烟。

对月偏宜映水边。

琼苞素蕊胭脂淡,雪後风前。

堪赏堪怜。

曾与歌楼佐管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东君有意观群卉
东君有意观群卉,故放争先。
带露含烟。对月偏宜映水边。
琼苞素蕊胭脂淡,雪后风前。
堪赏堪怜。曾与歌楼佐管弦。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东君(春神)有意欣赏万花齐放的景象,于是让它们争先恐后地绽放。花朵上挂着露珠,似烟雾缭绕;在明月下,尤其适合映衬在水边。那洁白的花苞,素雅的花蕊,淡淡的胭脂色,雪后微风中显得更加动人。真是让人赏心悦目、令人怜惜。曾经在歌楼中伴着乐曲,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 东君:指春天的神祇,寓意春天的来临。
  • 群卉:指各种花卉。
  • 带露含烟:形容花朵上露水的清丽与迷蒙的感觉。
  • 琼苞:洁白的花苞。
  • 素蕊:素雅的花蕊。
  • 胭脂淡:形容花色淡雅,像胭脂般的色彩。
  • 雪后风前:指雪后天气的清新,花朵在风中摇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采桑子·东君有意观群卉》是宋代的一首词,作者不详。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花卉争相开放的美丽景象,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开篇“东君有意观群卉,故放争先”,直接点明了春天的意图,春神的到来使得百花竞相开放,生机勃勃。通过“带露含烟”的描写,作者营造出一种清新、朦胧的意境,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清晨,花瓣上仍挂着晶莹的露珠,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接下来的“对月偏宜映水边”则将景致进一步渲染,明月映照在水面,花朵的倒影与水波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而“琼苞素蕊胭脂淡,雪后风前”则通过色彩和气候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受。

最后的“堪赏堪怜。曾与歌楼佐管弦”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赞赏,也引发了对往昔欢愉时光的怀念,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气氛,令整首词在美好与惆怅之间取得了平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君有意观群卉:春天的东君有心观察百花的开放。
  2. 故放争先:因此让花儿们争先恐后地绽放。
  3. 带露含烟:花上挂着露珠,仿佛含着烟雾,营造出一种清新迷蒙的氛围。
  4. 对月偏宜映水边:在明月的照耀下,尤其适合映衬在水边。
  5. 琼苞素蕊胭脂淡:洁白的花苞,素雅的花蕊,若隐若现的胭脂色。
  6. 雪后风前:春风拂面,雪后的清新气息更显花的娇美。
  7. 堪赏堪怜:这美丽的景色令人欣赏和怜惜。
  8. 曾与歌楼佐管弦:曾在歌楼中伴着乐曲,享受这美妙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美丽的少女,展现自然的生机。
  • 拟人:赋予春天东君以情感,表现其对花卉的关心。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花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清新、愉悦而又略带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君:象征春天,代表生机与希望。
  • 群卉:代表自然界的繁荣与美丽。
  • 露珠:象征清新、纯洁。
  • 明月:常常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祇?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词中提到的“琼苞”形容什么?

    • A. 花瓣
    • B. 花苞
    • C. 树叶
    • D. 果实
  3. 本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忧伤
    • C. 怀念
    • D. 愤怒

答案:

  1. C. 春天
  2. B. 花苞
  3. C.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梅花》对比,二者均表现了自然之美,但《梅花》更趋向于表现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而《采桑子》则侧重于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与生机。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