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其二
归来绿暗荒村草,冷雨风飘。
短梦香消。穗帐灯昏伴寂寥。
箕裘有子才堪继,画荻晨朝。
续绩中宵。苦志辛勤论逸劳。
白话文翻译:
归来时村子里的草木都显得黯淡无光,冷雨在风中飘荡。
短暂的梦境已然消散,帐子里的灯光昏暗,伴随着无尽的寂寥。
只有穿着粗布衣服的孩子能继承这份事业,清晨时用荻草画出图案。
在夜深人静时继续拼搏,辛苦的志向与勤奋的劳动相互论述。
注释:
- 绿暗:指草木茂盛,却显得沉闷暗淡。
- 荒村草:荒凉的村庄与生长的草,营造出一种凄凉感。
- 冷雨风飘:冷风与细雨交替,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穗帐:指用穗子做的帐篷,营造出一种朴素的生活环境。
- 箕裘:指粗布衣服,象征着艰苦的生活。
- 续绩:在夜间继续努力工作。
- 苦志辛勤:辛勤耕作与深切的志向,表达了诗人的奋斗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贞仪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生活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她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女性的柔情与智慧。她的诗歌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清代的农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女性的处境。诗中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尤其是对勤奋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对艰苦奋斗的尊重。
诗歌鉴赏:
《采桑子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归乡后的孤独与思索。诗的开头“归来绿暗荒村草”,在景象上渲染出一种荒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对往昔的追忆。接下来的“冷雨风飘”更是加强了这种清冷与凄凉的感觉,似乎在描绘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短梦香消,意味着美好的回忆已不再,诗人此时的孤寂感愈发显著。穗帐灯昏,描绘出生活的简朴与艰辛,伴随着寂寥的夜晚,诗人似乎在思索着自己的未来与理想。接着提到的“箕裘有子才堪继,画荻晨朝”,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后代的寄托,表达了对艰苦奋斗的尊重。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更是对人生态度与奋斗精神的深刻体悟。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体现出一种历经辛苦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也是诗歌最为动人的地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归来绿暗荒村草”:回到村庄,草木茂盛却显得灰暗,象征乡村的凋敝与诗人内心的失落。
- “冷雨风飘”:冷风细雨,增加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
- “短梦香消”:美好的梦境已经消逝,内心感到无比空虚。
- “穗帐灯昏伴寂寥”:简单的生活环境与昏暗的灯光映衬出孤独的情感。
- “箕裘有子才堪继”:只有穿着粗布衣服的孩子才能继承这份事业,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
- “画荻晨朝”:清晨用荻草画图,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奋斗。
- “续绩中宵”:在夜深人静时继续努力,强调了勤奋与坚持。
- “苦志辛勤论逸劳”:辛勤的劳动与追求理想的辛苦,体现出诗人对奋斗的尊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环境联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冷雨风飘”“短梦香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草、冷雨、昏灯等意象构建了诗的情感基调。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艰苦生活的深切描绘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奋斗精神的赞美。
意象分析:
- 草:象征生命与乡村的自然环境,亦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 冷雨:传达凄凉、孤独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氛围。
- 灯光:昏暗的灯光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荻草:象征着朴素与希望,寓意着新生与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述归来的景象主要是什么?
- A. 绿意盎然
- B. 绿暗荒村草
- C. 繁花似锦
-
“冷雨风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凄凉
- C. 喜悦
-
诗人提到“画荻晨朝”是为了传达什么?
- A. 追求奢华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范贞仪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上都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范贞仪的诗更侧重于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多描写个人情感的波动与忧伤。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生活体验。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