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歌行四首》
时间: 2025-01-08 01:43: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伤歌行四首
伯夷不食周武粟,
程婴可托赵氏孤。
死者复生欲无愧,
受遗归妹况在予。
经营百事失本意,
跬步寻常畏简书。
人闲若有不税地,
判尽筋力终年锄。
白话文翻译:
伤歌行四首
伯夷宁可不吃周武王的粮食,
程婴可以托孤于赵氏的孤儿。
死去的人若能复生,何须感到愧疚,
遗产归给妹妹,我又有什么关系?
经营世事使我失去了本心,
走一步、停一步,常常害怕简陋的书本。
人们在闲暇时似乎没有负担,
却在一年到头的辛劳中耗尽了筋力。
注释:
- 伯夷:古代贤人,因不愿屈从于周武王,宁可饿死于首阳山。
- 程婴:指程婴,赵氏孤儿的父亲,为了保护儿子而隐匿。
- 死者复生:指死去的人复活,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 受遗归妹:指遗产传给妹妹,表现出对亲情的关注。
- 经营百事:指处理各种事务,强调生活的繁琐与疲惫。
- 跬步:指小步,形容行走的谨慎。
- 人闲若有不税地:指人们在空闲时似乎没有负担,但实际上辛苦不断。
典故解析:
- 伯夷与程婴:两人都象征着正直与忠诚。伯夷宁死不屈,程婴则为保护儿子而隐忍,为后世所称道。
- 赵氏孤儿:源于春秋时期的赵氏家族因权臣之故而遭受灭门,程婴为保留家族血脉而克制自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师承苏轼,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 创作背景:黄庭坚生活在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他的诗歌常反映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伤歌行四首》以伯夷和程婴为引,探讨忠诚与生存的矛盾,表现出对逝者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以伯夷不食周武粟和程婴托孤为例,引出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生活的反思。作者在诗中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交织,形成一种悲壮的氛围,令人感怀。诗的后半部分则反映了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疲惫,显示出一种对世俗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整体上,该诗通过对比与对照,深刻揭示了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提到历史人物,设定了忠诚的主题。
- 第三、四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以及对遗产的淡然态度。
- 第五、六句则转向现实,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无奈。
- 第七、八句总结了个体在生活中的疲惫与无力。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通过伯夷与程婴的对比,突出忠诚与责任的主题。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人对于忠诚、责任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伯夷、程婴:象征忠诚与责任。
- 死者复生:表示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存的思考。
- 经营百事:反映生活的繁琐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伯夷宁愿不吃什么的粮食? A. 周武王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
程婴可以托孤于哪个家族? A. 赵氏
B. 李氏
C. 张氏
D. 刘氏 -
诗中提到的“跬步”是什么意思? A. 走得快
B. 小步走
C. 不走
D. 走得远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的《伤歌行四首》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表达了豪放不羁的情感。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两位诗人对于人生的不同看法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