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穷冬万花匝,永夜百忧攒。
危戍临江火,空斋入雨寒。
断猿知屡别,嘶雁觉虚弹。
心对炉灰死,颜随庭树残。
旧恩怀未报,倾胆镜中看。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冬季,万花盛开却又凋零,
漫漫长夜,百般忧愁在心中积聚。
在江边的危戍,火光闪烁,
而我空寂的书斋中,冷雨不断侵袭。
孤猿知晓分离的痛楚,
嘶鸣的雁群感受到虚无的弹性。
我的心如同炉灰般死去,
我的面容如同庭院中的残树。
我心中对旧恩未能报答,
只能在镜中倾诉我的心声。
注释:
- 穷冬: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 万花匝:形容花开繁盛,但在冬季中却显得惨淡。
- 危戍:指的是边防的哨所,处于危险之地。
- 空斋:指空荡荡的书房,象征孤独。
- 断猿:形容猿猴的哀鸣,代表分离之痛。
- 嘶雁:指雁的哀鸣,表达对离别或孤独的感触。
- 倾胆:倾诉内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少宰,曾任官职,诗风沉郁,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张说晚年,正值人生的低谷,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旧恩未报的惋惜,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闻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以“穷冬万花匝,永夜百忧攒”引入,构建出一幅冬日的景象,既有自然的凋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压抑与忧愁。接下来的“危戍临江火,空斋入雨寒”,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身处险境的孤独感,空荡的书斋与外界的火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心境的孤寂与无奈。
“断猿知屡别,嘶雁觉虚弹”描绘了孤猿的哀鸣与雁群的悲鸣,象征着无尽的离别和对旧时光的追忆。在这些意象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也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最后两句“心对炉灰死,颜随庭树残”直白而深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绝望与无力感,似乎在说,自己的人生已经如同炉灰与残树般黯淡无光。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诗人在对旧恩未报的惋惜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索,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穷冬万花匝”:描绘冬季白雪皑皑,花朵虽多却显得凋零。
- “永夜百忧攒”:长夜漫漫,各种忧愁在心中积聚。
- “危戍临江火”:描写边防的火光,隐喻危险与警惕。
- “空斋入雨寒”:孤寂的书房中,冷雨不断侵袭,增添了寒意。
- “断猿知屡别”:孤猿的悲鸣,象征离别的痛苦。
- “嘶雁觉虚弹”:雁的哀鸣,表现出对失去的感慨。
- “心对炉灰死”:心如灰烬般死去,表达绝望。
- “颜随庭树残”:面容如同庭院中的树木一样残破。
- “旧恩怀未报”:对往昔恩情的怀念与愧疚。
- “倾胆镜中看”:在镜中倾诉心声,表达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危戍临江火,空斋入雨寒”,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如“断猿知屡别”,赋予猿猴以人的情感。
- 比喻:如“心对炉灰死”,以炉灰比喻内心的绝望。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恩情的惋惜。
意象分析:
- 季节意象:冬季象征生命的凋零与孤独。
- 动物意象:猿与雁的哀鸣,象征着离别与悲伤。
- 自然环境:雨与寒,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危戍”是指什么?
- A. 边防哨所
- B. 山峰
- C. 河流
-
诗人用哪些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 A. 猿和雁
- B. 花和树
- C. 火和雨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过去的怀念与感慨
- B. 对未来的展望
- C. 对爱情的描述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张说的《闻雨》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描绘。张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忧愁,而杜甫则更强调家国的忧伤与责任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心灵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