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

时间: 2025-01-19 15:34:10

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

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
作者:张说 〔唐代〕
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
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天德的平和无外,关口的东西方相通。既然没有千里之遥的阻隔,又何必用一小块泥土来隔开呢?

注释:

  • 天德:指天的德行,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安宁。
  • 关门:指潼关,位于陕西,是古代的重要关口。
  • 千里隔:形容遥远的距离。
  • 一丸泥:比喻小的障碍或阻隔。

典故解析:

此诗的背景与唐代的国防和对外关系密切相关,潼关作为重要的军事关口,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通达。千里与一丸泥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以五律和七律见长,作品风格清新,常表现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统一与安定之时,诗人借此抒发对国土和谐的渴望,旨在表达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唐代的国土观念和诗人的忧国之情。诗的开头“天德平无外”,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暗示着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宁。接着“关门东复西”,将潼关的地理位置与国家的东西交流联系起来,传达出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态度。最后一句“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以千里与泥土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对国家团结的渴望与对分裂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国土的辽阔,也反映了诗人对统一的向往。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在内容上却饱含深意,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德平无外”:天的德行和谐,外在环境平和。
    • “关门东复西”:潼关的地理位置,东西方可以互通。
    • “不将千里隔”:没有遥远的距离与隔阂。
    • “何用一丸泥”:小小的泥土阻隔显得微不足道。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关门东复西”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一丸泥”比喻小的障碍,突显其微小与无足轻重。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谐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宁的深切关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天德:象征着自然与和谐。
    • 关门:代表着国防与安全。
    • 千里:象征遥远的距离与可能的隔阂。
    • 一丸泥:象征微小的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说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天德平无外”意指什么?
    A. 天空无云
    B. 和谐的自然
    C. 人心不齐
    D. 国土辽阔

  3. “一丸泥”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大自然
    B. 小障碍
    C. 人情冷暖
    D. 远方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张说与王之涣的作品都体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情与对国家的关注,但张说更侧重于国土的统一与和谐,而王之涣则表现出一种壮志豪情,二者在主题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精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