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九之七)》
时间: 2024-09-19 20:42: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九之七)
作者: 邓肃 〔宋代〕
夜饮不知更漏永,余酣困染朝阳。
庭前莺燕乱丝簧。
醉眠犹未起,花影满晴窗。
帘外报言天色好,水沈已染罗裳。
檀郎欲起趁春狂。
佳人嗔不语,劈面丁香。
白话文翻译
夜里饮酒直到天亮,醉意朦胧困住我,让我无法醒来。
庭前的黄莺和燕子在纷乱地唱着,像是丝竹乐器的声音。
我在醉梦中仍未起床,窗外的阳光洒在花影上。
帘外有人告诉我天色很好,水波已经映染了我的衣裳。
我想要起身把握这春日的狂欢。
然而美人却对我嗔怒不语,正对面是盛开的丁香花。
注释
- 夜饮:夜间饮酒。
- 更漏:指时间的流逝,这里形容夜深。
- 余酣:我仍然醉酒。
- 困染:困惑、迷醉的状态。
- 丝簧:古代乐器,形容庭前鸟儿的歌声。
- 花影:花的影子。
- 好:指天气晴好。
- 水沈:水波涟漪。
- 罗裳:细腻的衣裳。
- 檀郎:指年轻男子。
- 趁春狂:把握春天的欢乐。
- 佳人:心爱的女子。
- 丁香:指丁香花,象征芬芳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邓肃,字子翰,号坚庵,宋代诗人,以其婉约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春日,描写了一个醉酒后的梦境,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诗中巧妙地将醉酒与春天的景色结合,营造出一种轻松而略带忧愁的氛围。
诗歌鉴赏
《临江仙(九之七)》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邓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全诗以醉酒为引子,将夜间的欢愉与清晨的迷惘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轻松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描绘了夜饮的情景,醉意朦胧中,作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庭前莺燕的歌声仿佛是对生命的赞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渐渐意识到时光的流逝,窗外的花影与阳光的交融,进一步渲染了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
佳人的沉默与丁香花的盛开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迷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心的复杂,令人倍感温馨而又心生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饮不知更漏永:夜晚饮酒,直到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 余酣困染朝阳:我在醉酒中困倦,晨光已经透入。
- 庭前莺燕乱丝簧:院子里黄莺和燕子在欢歌,像乐器发出的声音。
- 醉眠犹未起,花影满晴窗:我在醉梦中仍未醒来,窗前洒满了花影。
- 帘外报言天色好:窗帘外有人告诉我天色晴好。
- 水沈已染罗裳:水波已经映染了我轻薄的衣裳。
- 檀郎欲起趁春狂:年轻的我想要起身把握这春日的狂欢。
- 佳人嗔不语,劈面丁香:心爱的女子对我嗔怒不语,正对面是盛开的丁香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庭前的莺燕比作乐器的声音,表现自然之美。
- 拟人:将花影赋予生命,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 对仗:如“醉眠犹未起,花影满晴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春天的美好与醉酒的迷惘展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
意象分析
- 夜饮:象征放纵与享乐。
- 莺燕:春天生机的象征,代表爱情的甜蜜。
- 花影:象征美好与短暂。
- 佳人:爱情的寄托,表现对情感的渴望。
- 丁香:象征芬芳与美丽,反映女子的高雅与清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邓肃
- D. 白居易
-
“庭前莺燕乱丝簧”一句中“莺燕”指的是什么?
- A. 鳥
- B. 春天的花
- C. 乐器
- D. 风
-
这首诗主要描写哪种情感?
- A. 忧愁
- B. 欢愉
- C. 恋爱
- D. 失落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邓肃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邓肃更着重于春天的生机与醉酒的迷惘,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过往回忆的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邓肃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