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时间: 2025-01-06 07:42:28

欢携碧玉箫,妾按黄金缕。

宴罢小楼空,一枕吹残雨。

别路指西江,沉沉鸣津鼓。

愁绝倚栏人,凉月生秋浦。

意思解释

生查子

作者: 王允持 〔清代〕

原文展示:

欢携碧玉箫,妾按黄金缕。
宴罢小楼空,一枕吹残雨。
别路指西江,沉沉鸣津鼓。
愁绝倚栏人,凉月生秋浦。

白话文翻译:

欢快地携着碧玉制成的箫,妾身轻轻按着黄金制作的弦。
宴席结束,小楼显得空荡荡的,枕边只留下吹残的雨声。
分别的路指向西江,沉沉的鼓声在渡口响起。
愁苦至极,倚靠在栏杆上的人,凉爽的月光洒在秋浦。

注释:

  • 欢携: 高兴地携带。
  • 碧玉箫: 用碧玉制成的笛子,象征优雅和高贵。
  • 黄金缕: 用黄金线编制的乐器,表现精致和华美。
  • 宴罢: 宴席结束。
  • 小楼空: 小楼显得空荡荡,暗示离别后的孤寂。
  • 一枕吹残雨: 形容雨声在梦中渐渐消逝。
  • 别路: 分别的路途。
  • 西江: 指西江水域,常与离别、乡愁有关。
  • 沉沉鸣津鼓: 渡口传来沉重的鼓声,象征悲伤的离别。
  • 愁绝: 形容愁苦到了极点。
  • 凉月生秋浦: 凉爽的月光洒在秋浦,暗示时节的变化和内心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允持,清代著名词人,擅长于词作,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某次离别之际,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分离的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情感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敏感。

诗歌鉴赏:

《生查子》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与孤独。开头两句以“欢携碧玉箫,妾按黄金缕”引入,描绘了一幅欢快的宴会场景,然而随着“宴罢小楼空”的出现,气氛陡然转变,展示了离别后的空虚和寂寞。诗中“别路指西江”意象的运用,不仅仅是对离去方向的描绘,更是对乡愁的隐喻,令人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沉沉鸣津鼓”则通过鼓声的沉重,渲染了离别的悲伤,仿佛在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而最后一句“凉月生秋浦”则以清冷的月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孤寂,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欢携碧玉箫: 诗人描述欢愉的时刻,携带着象征美好的乐器。
  2. 妾按黄金缕: 表现出对音乐的细致把控,暗示女子的温柔与细腻。
  3. 宴罢小楼空: 离别后的小楼显得孤寂,暗示美好时光的结束。
  4. 一枕吹残雨: 雨声的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淡去。
  5. 别路指西江: 离别的方向,意象中含有乡愁。
  6. 沉沉鸣津鼓: 沉重的鼓声与离别相呼应,渲染了悲伤的气氛。
  7. 愁绝倚栏人: 离别后的愁苦,描绘了人在栏杆旁的孤独。
  8. 凉月生秋浦: 凉爽的月光与秋天的氛围相结合,象征着失落和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欢携碧玉箫,妾按黄金缕”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 “凉月生秋浦”中的月光比喻内心的清冷与孤寂。
  • 意象: 通过“碧玉”“黄金”“西江”“秋浦”等意象,构建出丰富的情感世界。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反映了人生无常、情感易逝的主题,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碧玉箫: 象征美好与优雅。
  • 黄金缕: 代表珍贵与精致。
  • 西江: 乡愁的象征,暗示归属感的缺失。
  • 凉月: 时光的流逝与孤独感的体现。
  • 秋浦: 秋天的意象,象征成熟与思念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欢携碧玉箫”中的“欢”意指什么? A. 悲伤
    B. 高兴
    C. 平淡
    答案: B

  2. 诗中“别路指西江”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希望
    B. 忧伤
    C. 兴奋
    答案: B

  3. “凉月生秋浦”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热闹
    答案: B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王允持诗词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允持的《生查子》,感受其中的情感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