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 其四》

时间: 2025-01-14 23:40:00

右烟寺晓钟。

风揽瑞花晚,江寒波欲凝。

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

一白迷沙渚,柴扉认有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右烟寺晓钟。风揽瑞花晚,江寒波欲凝。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一白迷沙渚,柴扉认有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右烟寺听到的钟声,晚风中瑞花轻摇,江面寒冷的波澜似乎要凝固。渔民在寒冷的天气中冻得僵硬,返回时船上满载冰块。白色的冰雪迷住了沙洲,柴门口却隐约透出一丝灯光。

注释

  • 右烟寺:位于潇湘地区的一座寺庙,以其烟雾缭绕的景致而闻名。
  • 晓钟:早晨的钟声,常常用于唤醒人们,象征新的开始。
  • 瑞花:指象征吉祥的花朵。
  • 江寒波欲凝:寒冷的江面波涛似乎要凝固,表现出严冬的气息。
  • 冻僵业渔者:渔民在寒冷中冻得僵硬。
  • 归载一船冰:渔民的船上满载冰块,暗示捕鱼不易。
  • 一白迷沙渚:白色的冰雪覆盖了沙洲。
  • 柴扉认有灯:简朴的柴门前透出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字子华,号白云,湖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与山水、田园景致相结合,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潇湘八景》系列作品是杨基对潇湘美景的赞美,反映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这首诗创作于冬季,表现出严冬的寒冷与渔民的艰辛生活。

诗歌鉴赏

《潇湘八景 其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潇湘地区冬季的宁静与冷峻。诗人以“右烟寺晓钟”开篇,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场景,钟声的响起仿佛唤醒了沉睡的自然,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接着,诗中写到“风揽瑞花晚”,晚风轻拂,瑞花摇曳,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随着诗句的推进,“江寒波欲凝”一语则突显了冬季的寒冷,江面波涛似乎因寒冷而停止,这种静谧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和孤独感。接下来描写渔民的艰辛,“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不仅反映了自然的严酷,也体现了人们在生存面前的不屈不挠。

最后几句的意象转换,白色的冰雪覆盖了沙洲,而柴门透出微弱的灯光,形成了一种温暖与孤寂的对比。这种意象的交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在多么严酷的环境中,总有一丝温暖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右烟寺晓钟:描绘早晨的钟声,为整首诗设定了清晨的基调。
  • 风揽瑞花晚:晚风中瑞花轻摇,表现出自然的柔美与生机。
  • 江寒波欲凝:寒冷的江面似乎要凝固,象征着冬季的冷峻。
  • 冻僵业渔者:渔民在寒冷中辛苦生存,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对抗。
  • 归载一船冰:渔民归来时载着冰,反映出捕鱼不易的现实。
  • 一白迷沙渚:白色的冰雪覆盖沙洲,增添了冬天的凄凉。
  • 柴扉认有灯:柴门前透出微弱的灯光,给予人温暖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面波涛比作凝固,增强了寒冷感。
  • 对仗:诗句中有对仗的工整,如“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交错:寒冷与温暖的意象对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严冬的自然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艰辛与对温暖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性的坚韧,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寺:象征宁静的宗教空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 瑞花:象征吉祥与美好,代表着希望。
  • 寒波:代表严冬的冷酷,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渔者:象征着劳动者的艰辛与对生存的执着。
  • 灯光:象征温暖与希望,在寒冷中给予生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右烟寺晓钟”中的“晓钟”指的是什么时间?

    • A. 晚上
    • B. 清晨
    • C. 正午
    • D. 黄昏
  2. 诗中“冻僵业渔者”描绘的是哪类人?

    • A. 农民
    • B. 渔民
    • C. 商人
    • D. 学者
  3. “柴扉认有灯”中的“灯”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与希望
    • B. 危险
    • C. 黑暗
    • D. 冷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杨基《潇湘八景》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观,但杨基更侧重于冬季的凄凉与人情的温暖,王维则表现秋天的宁静与内心的恬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鉴赏》
  • 《杨基与潇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