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过化存神》

时间: 2025-01-01 12:48:52

德既能明效自充,黎民皞皞变时雍。

神功妙用浑无迹。

只有纯而不已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德既能明效自充,黎民皞皞变时雍。
神功妙用浑无迹,只有纯而不已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德行一旦能够明白地显现,便会自然充盈,百姓们的生活也将和谐安宁。
那种神奇的功用实在是无形无迹,只有那份纯粹的心意不曾中断。

注释

  • :道德、品德,指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
  • 明效:显著的效果,明亮而清晰。
  • 黎民:百姓,普通老百姓。
  • 皞皞:形容光明或清晰的样子,这里指的是人民的生活明亮和谐。
  • 时雍:时光和谐,社会安定。
  • 神功:神奇的能力或技艺。
  • 无迹:没有明显的痕迹、形态。
  • 纯而不已中:纯粹而不断,强调一种持续的内在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常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他的作品在宋代文人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并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过化存神》创作于宋代,正是社会变革的时期,民众对和谐社会与德行政治的渴望尤为强烈。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德行的推崇以及其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强调道德的力量及其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首句“德既能明效自充”强调了道德的显著效果,表现出道德之光能够照亮人的内心与社会。紧接着的“黎民皞皞变时雍”,则将道德的影响扩展到社会层面,描绘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景象。诗中提到的“神功妙用浑无迹”,则让人联想到道德的无形力量,虽不显而易见,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最后一句“只有纯而不已中”,则强调了道德的持久性,只有在内心保持纯洁,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道德、民生和社会和谐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道德与政治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德既能明效自充:当一个人的品德显著且具备影响力时,便会自然充盈于心。
  2. 黎民皞皞变时雍: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得光明与和谐,社会也因此而安定。
  3. 神功妙用浑无迹:那种神奇的效果常常是无形的,无法用肉眼察觉。
  4. 只有纯而不已中:唯有内心的纯粹与坚定,才能保持这种状态不断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尤其是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道德与社会的关系。
  • 比喻:将道德比作明亮的光芒,形象生动地传达了其影响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道德对于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强调了内心的纯洁与坚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深刻的思想,诗人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道德与修养,代表一种内在的力量。
  • 黎民:象征着普通人民,反映社会的基础。
  • 神功:象征着无形的影响力,体现出道德的深远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黎民皞皞”意指什么?

    • A. 普通百姓的生活明亮和谐
    • B. 百姓生活贫困
    • C. 社会动荡不安
  2. “德既能明效自充”中的“明效”是指:

    • A. 明亮的效果
    • B. 清晰的效果
    • C. 显著的效果
  3. 诗中强调的“神功”是指:

    • A. 有形的能力
    • B. 无形的道德影响
    • C. 物质的力量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孔子的思想强调道德与政治的关系,和该诗主题相近。
  • 《庄子》:庄子的作品对道德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探讨,风格不同但观点相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个人情感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意象,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论语·为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