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学·三关
作者: 陈普 〔宋代〕
致知格物最为难,梦觉关中善恶关。
若得二关俱过了,方成人在两仪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要想真正了解事物,最难的就是要明白事物的本质和道理,尤其是在梦中领悟善与恶的界限。如果能够同时通过这两个关卡,才算是真正的人,能够处于天地之间的和谐状态。
注释:
字词注释:
- 致知: 追求知识,达到知晓的境地。
- 格物: 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质。
- 梦觉: 梦中觉醒,指在梦中领悟。
- 善恶: 善与恶的界限。
- 两仪: 指阴阳,代表宇宙的基本法则和和谐。
典故解析: “大学”一词源于《礼记·大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修身齐家的价值观。三关代表人们在追求知识与道德过程中所需面对的考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流畅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对理学的思考与对人性的关注。
创作背景:
在宋代,理学兴起,强调道德修养与知识的结合,诗作以“大学”作为题材,体现了这一时期对学问与道德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大学·三关》通过对“致知”和“格物”的探讨,展现了宋代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道德的看重。诗中指出,要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首先要克服两个关卡:知识的获取和善恶的辨别。诗人用“梦觉”这一意象,表现出灵魂的觉醒与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暗示着修身齐家的必要性。最后一句“方成人在两仪间”,则强调了通过这两个关卡后达到的境界,展示了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出深邃的哲理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哲理性,更传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致知格物最为难:强调获取知识和探究事物本质的艰难。
- 梦觉关中善恶关:在梦中觉醒,理解善与恶的界限。
- 若得二关俱过了:如果能够同时克服这两重关卡。
- 方成人在两仪间:才算真正成为一个人,能够在天地间和谐共存。
修辞手法:
- 对仗: “致知格物”与“梦觉关中”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 “两仪”隐喻宇宙的和谐与人内心的平衡。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知识与道德的结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省,达到内心的和谐与真我,从而实现理想的人生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致知:象征智慧与知识的追求。
- 梦觉:代表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反思。
- 善恶:道德的界限与人生的选择。
- 两仪:宇宙的和谐与阴阳的平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二关”指的是哪两个方面? A. 知识与道德
B. 时间与空间
C. 生与死
D. 人与自然 -
填空题: “若得二关俱过了,方成人在__间。”
-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梦觉”意指在现实生活中的觉悟。(对/错)
答案:
- A
- 两仪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学》中的其他篇章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对比陈普的《大学·三关》和朱熹的《大学》中的思想,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修养,而后者则强调社会责任与道德的实践,展现了不同的哲学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理学思想与文学》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