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
时间: 2024-09-19 21:53: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匣哀鸣出素虬,倦看鶂鶂听呦呦。
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
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
他年万骑归应好,奈有移文在故丘。
白话文翻译
一只破匣子里发出哀鸣,白色的蛇从中出来,我已经厌倦了看那黄鹂鸟的鸣叫。
明天只怕又要连鹤一起烹煮,这次出行还得带上牛的佩饰。
可以先呼唤报恩的孩子,没必要再带上醉乡的朋友。
来年骑着万马归来应该是件好事,但可惜的是在故乡有一封信。
注释
- 破匣:指的是一个破旧的箱子。
- 素虬:白色的蛇,象征着某种灵物或神秘的存在。
- 倦:厌倦,感到疲惫。
- 鶂鶂:黄鹂鸟的鸣叫声。
- 兼烹:一起烹调,表示对未来的担忧。
- 佩牛:佩戴牛的饰物,可能是某种身份的象征。
- 报恩子:指对自己有恩的人,或是可以报答的人。
- 醉乡侯:可能是指饮酒作乐的朋友。
- 万骑:形容壮观的场面,指大规模的归来。
- 移文:指写信或传递文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涉及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苏轼被贬谪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思考与感慨,充满了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开篇的“破匣哀鸣”引发读者的好奇,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苦闷。白蛇的出现,似乎在暗示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预兆,使人对未来充满了不安。
随后的“倦看鶂鶂听呦呦”,表明了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厌倦,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愈发明显。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暗示着即将到来的事情并不美好,可能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展示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即使生活艰难,他也愿意呼唤那些曾经有恩于他的人。结尾的“他年万骑归应好”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尽管有“奈有移文在故丘”的无奈,依然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破匣和白蛇的意象引人深思。
- 第二联流露出对生活的疲惫与困惑,暗示了对未来的忧虑。
- 第三联则转向对友情的珍惜,表达出对亲近人的思念。
- 最后一联将个人的情感与未来的期待结合,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破匣哀鸣”隐喻内心的孤独。
- 拟人:黄鹂鸟的鸣叫被赋予情感,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感知。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
- 该诗的主题围绕人生的孤独、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表现出苏轼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破匣: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素虬:代表神秘与未知的力量。
- 黄鹂:美好而又令人厌倦的生活。
- 牛:象征着身份与责任。
- 万骑:描绘了壮丽的归来场面,代表着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破匣哀鸣”所指的是什么? A. 一只破旧的箱子
B. 一只鸟
C. 一只蛇 -
“倦看鶂鶂听呦呦”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厌倦
C. 兴奋 -
诗中提到的“报恩子”指的是? A. 朋友
B. 有恩于自己的人
C. 家人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出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与对友谊的赞美。
诗词对比:
- 苏轼和李白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各有千秋:苏轼更为沉稳与哲理,李白则充满豪情与奔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