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使和诗出奇不穷再次韵四首》

时间: 2025-01-01 09:43:31

公似长松特秀冬,青藁安敢与松同。

高于岱顶谁曾览,远若河源未易穷。

历块岂无追电骏,步虚疑有架天虹。

吾诗直犹砖抛耳,载宝而归所得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似长松特秀冬,青藁安敢与松同。
高于岱顶谁曾览,远若河源未易穷。
历块岂无追电骏,步虚疑有架天虹。
吾诗直犹砖抛耳,载宝而归所得丰。

白话文翻译

这位君子就像冬天中挺拔的松树,青秧又怎能与松树相提并论?
谁曾在岱山的顶峰俯瞩过他,远如河源的源头难以穷尽。
踏遍各地难道没有追逐雷电的骏马吗?
在虚空中行走,仿佛有架天虹在支撑。
我的诗就像被砖头抛出一般,载着丰厚的宝藏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君子、贤人。
  • 青藁:指青色的禾草,表现出弱小。
  • 岱顶:指泰山的最高峰。
  • 河源:河流的源头,象征遥远与难以到达。
  • 历块:游历的意思。
  • 电骏:追逐电光的骏马,形容迅速。
  • 步虚:在空中行走,指行走在虚无之中。
  • 砖抛耳:比喻诗歌的创作过程。

典故解析

  • 岱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高峻的理想。
  • 天虹:古代传说中的彩虹,常被视为美好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寄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同时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和理想的追求。开头以“公似长松特秀冬”描绘出君子的高洁品格,松树的挺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青藁安敢与松同”的反问,突显出君子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异,表现出诗人对卓越品德的推崇。

“高于岱顶谁曾览,远若河源未易穷”两句则将视野拓展至更为广阔的境界,表达出追求理想的艰难与远大目标的不可企及。诗人借助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自己追梦的孤独与不易。

后两句则引入了行旅的意象,“历块岂无追电骏”暗示着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诗人并不孤单,追逐梦想的脚步如同骏马奔腾,充满力量。而“吾诗直犹砖抛耳,载宝而归所得丰”则强调了诗人创作的丰盈,诗歌之美犹如珍宝,虽需付出努力,但最终将收获丰厚的成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似长松特秀冬 - 君子如同冬天中挺立的松树,表现出坚韧与高洁。
  2. 青藁安敢与松同 - 青秧草怎能与松树相提并论,强调了君子的卓越。
  3. 高于岱顶谁曾览 - 在岱山之巅,谁能真正看到它的伟大?
  4. 远若河源未易穷 - 河流的源头遥远而难以寻尽,象征追求的艰难。
  5. 历块岂无追电骏 - 纵然游历各地,难道没有追逐飞速电光的骏马吗?
  6. 步虚疑有架天虹 - 在虚空中行走,似乎有天虹支撑,表现出理想的美好。
  7. 吾诗直犹砖抛耳 - 我的诗就像砖石一样被抛出,简单却蕴藏深意。
  8. 载宝而归所得丰 - 诗歌创作的成果丰厚,象征着内心的丰富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君子比作松树,表现高洁品德。
  • 对仗:如“高于岱顶”和“远若河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谁”字,增强了疑问的语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美好,彰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自豪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高洁的品德。
  • 青藁:代表平凡与渺小。
  • 岱顶:象征高远的理想。
  • 河源:象征追求的遥远与艰难。
  • 电骏:象征追求理想的快速与力量。
  • 天虹: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公”指的是: A. 普通人
    B. 君子
    C. 松树
    D. 电骏

  2. 诗人将诗比作什么? A. 宝藏
    B. 砖头
    C. 青藁
    D. 河源

  3. “高于岱顶”表达了什么? A. 君子在高处
    B. 理想的高远
    C. 河流的源头
    D. 寻找梦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 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 李白的《庐山谣》 - 同样表现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但刘克庄更加注重个体的坚韧,而王维则更加融入自然的和谐之中。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