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行》

时间: 2025-01-01 14:37:35

吴歌婉婉清如水,西风晓自阊门起。

双桡艇子采菱来,翠荇绿滨香十里。

芙蓉影落已知秋,溅湿罗衣眉黛愁。

回声荡桨入门去,明月家家秋水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歌婉婉清如水,西风晓自阊门起。
双桡艇子采菱来,翠荇绿滨香十里。
芙蓉影落已知秋,溅湿罗衣眉黛愁。
回声荡桨入门去,明月家家秋水流。


白话文翻译:

《吴门行》描绘了吴地的美丽景色与人们的生活情景。吴地的歌声清脆如水,西风在清晨自阊门吹起。两只小船划着桨,前来采摘菱角,岸边的翠绿水草散发着十里之外的芳香。芙蓉花的影子落下,已然知道秋天的到来,水花溅湿了衣服,眉头也因此愁苦。小舟的回声随着桨声渐渐消逝,明月下每家每户的秋水都在流淌。


注释:

字词注释:

  • 吴歌:指吴地的民歌。
  • 婉婉:形容歌声柔美动人。
  • 阊门:古代城门名,阊门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 双桡艇子:指用双桨划动的小船。
  • 采菱:指采摘菱角,这是一种水生植物。
  • 翠荇:指水中的绿草。
  • 芙蓉:指荷花。
  • 眉黛愁:指因思念或忧愁而皱起的眉头。

典故解析: 阊门在古代常作为出行的门户,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诗词多描写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而受到后人赞誉。

创作背景:
《吴门行》创作于宋代,当时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吴门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吴地清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水乡的恬静与美丽。开篇的“吴歌婉婉清如水”,以歌声引入,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通过“西风晓自阊门起”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清新,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惬意。

“双桡艇子采菱来,翠荇绿滨香十里”,诗人在此刻捕捉到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采菱的场景,不仅展现了水乡人民的生活,也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芙蓉影落已知秋”,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秋天的来临带来了一丝愁绪。

结尾部分“回声荡桨入门去,明月家家秋水流”,以月光和秋水的意象结束,既传达了乡村的宁静,也让人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整首诗构建了一个美丽而又富有情感的水乡画面,让人流连忘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歌婉婉清如水:吴地的歌声柔美动听,似清水一般流畅。
  • 西风晓自阊门起:清晨的西风从阊门处吹来,带来一丝凉意。
  • 双桡艇子采菱来:两只小船用双桨划动,前来采摘水中的菱角。
  • 翠荇绿滨香十里:岸边的水草翠绿,散发着十里之外的芬芳。
  • 芙蓉影落已知秋:荷花的影子映在水面上,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溅湿罗衣眉黛愁:水花溅湿了我的衣服,令我眉头紧锁,愁绪满怀。
  • 回声荡桨入门去:小舟的划桨声在门口回荡。
  • 明月家家秋水流:明月下,每家每户的秋水都在流淌,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清如水”形容歌声,生动形象。
  • 拟人:秋水“流”,赋予了水以情感,增强了意境。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翠荇绿滨”与“香十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歌:象征水乡的文化和生活。
  • 西风:象征清晨的气息与自然的变迁。
  • 双桡艇子:代表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芙蓉:象征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歌婉婉清如水”中的“婉婉”指什么? A. 凉爽
    B. 柔美
    C. 哀伤

  2. 诗中提到的“阊门”是指什么? A. 一种船
    B. 一种花
    C. 城门

  3. “翠荇绿滨香十里”中的“十里”指的是? A. 距离
    B. 时间
    C. 颜色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刘翰的《吴门行》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与生活气息的捕捉,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李白的作品则多表现豪放与壮丽,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