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萧二族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西汉功名相国多,
南朝人物数诸何。
向来富贵喧天地,
亦有文章在涧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上不同朝代人物的思考。西汉时期,功名显赫的人很多,而南朝的杰出人物又有多少呢?过去那些富贵荣华的名声,曾经在天地之间大肆传播,但也有一些才华出众的文人隐居在幽静的山涧之中。
注释:
- 何萧二族: 这里的“何”指的是南朝的何氏家族;“萧”则是指南朝的萧氏家族,二者都是当时有名的家族。
- 西汉: 指中国历史上的西汉时期,以刘邦为开国皇帝。
- 功名: 指的是官职和名望。
- 南朝: 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包括刘宋、齐、梁、陈等几个朝代。
- 涧阿: 指山涧边的隐居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学家。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诗,追求自然和真实的表达。
创作背景:
黄庭坚生活在宋代,时代背景下政治和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学的兴盛。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
诗歌鉴赏:
《何萧二族》是一首深具历史思考的诗。诗中,黄庭坚以西汉和南朝的代表性人物为切入点,直面历史的辉煌与衰落。开篇提及西汉的功名与显赫,昭示出过去的辉煌;而对南朝人物的询问,暗示出历史的更迭与人物的无常。诗句“向来富贵喧天地”更是对历史上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名士的叹息,富贵虽然喧嚣,却也有其过眼云烟的一面。
在诗的最后一句“亦有文章在涧阿”,则是一种对隐居文人理想的赞扬,表达了尽管社会上有无数的名利追逐,但仍有一些人选择在安静的山涧中埋头于学问与创作。这样的对比让整首诗弥漫着一种对名利的思考与对文人理想的向往,情感深邃而不失清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汉功名相国多:提到西汉时期有许多因功名而显赫的相国,说明了历史的辉煌。
- 南朝人物数诸何:提问南朝有多少杰出的人物,暗示南朝的相对衰落。
- 向来富贵喧天地:提到过去的富贵声势浩大,反映了历史的浮华。
- 亦有文章在涧阿:强调隐士和文人的存在,即使在喧嚣中也有追求学问的安静之地。
修辞手法:
- 对比:西汉与南朝的对比,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 隐喻:隐居于山涧的文人代表着一种对名利的超脱和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探讨,表达了对名利的思考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追求而非外界的富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涧阿:象征隐逸、清净的地方,代表着文人的理想境地。
- 功名:象征社会地位和外在成就,反映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汉”主要指的是哪个时期? A. 春秋战国
B. 汉朝
C. 唐朝 -
“南朝人物数诸何”中“何”指的是哪个家族? A. 李家
B. 张家
C. 何家 -
诗中隐居的象征是什么? A. 名利
B. 学问
C. 争斗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表达隐逸的理想。
- 苏轼《题西林壁》:反映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王维的山水诗风格相似,均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但黄庭坚更注重历史的思考,而王维则多描绘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