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隐父宰余干二首》

时间: 2025-01-19 23:52:53

地方百里身南面,翻手冷霜覆手炎。

赘婿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

邑中丞掾阴桃李,案上文书略米盐。

治状要须闻岂弟,此行端为霁威严。

意思解释

送徐隐父宰余干二首

原文展示:

地方百里身南面,
翻手冷霜覆手炎。
赘婿得牛庭少讼,
长官斋马吏争廉。
邑中丞掾阴桃李,
案上文书略米盐。
治状要须闻岂弟,
此行端为霁威严。


白话文翻译:

身处地方百里,面朝南方,
翻手之间,冷霜与炎热交替。
作为赘婿的我,在牛庭中少有争讼,
长官的斋房与马吏都争相清廉。
邑中丞掾暗中滋生桃李,
案上的文书仅有米盐之类。
治理案件必须听从兄弟的意见,
这次出行正是为了彰显威严。


注释:

  • 地方百里:指的是地方官所管辖的区域,一般指百里之内的地方。
  • 翻手冷霜覆手炎:形容气候变化无常,冷霜与炎热随时交替。
  • 赘婿:指嫁入女方家庭的男子。
  • 牛庭:指庭院,可能指与牛有关的事务,形容生活简单。
  • 长官斋马吏争廉:指地方官员和马吏都争着要清白廉洁。
  • 邑中丞掾阴桃李:指县中官吏暗中交结,桃李象征着朋友和交往。
  • 案上文书略米盐:指案上仅有些许杂文书,形容文书内容的简单琐碎。
  • 治状要须闻岂弟:治理案件需要听从兄弟的意见。
  • 霁威严:指清晰的威严,表明出行的目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理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担任地方官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地方治理的思考、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以及对同僚和社会的感慨。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送徐隐父宰余干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反映了地方官的生活和心态。诗中的“冷霜覆手炎”,以生动的自然景象象征社会的复杂和变化多端,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敏锐感知。通过描绘赘婿的生活与官员间的争斗,诗人揭示了官场的腐败与不公,尤其是“邑中丞掾阴桃李”的描写,暗示了官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暗潮涌动。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案上文书略米盐”的意象,表现出官场事务的繁琐与琐碎,似乎在暗示地方治理的无奈与艰辛。最后一句“此行端为霁威严”则是对出行目的的强调,显示出诗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时,依然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展现出一份清明和威严。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细腻的观察逐渐升华至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方百里身南面:描述诗人所处的地方,强调地方官的身份与责任。
  2. 翻手冷霜覆手炎:感受到气候的变幻,象征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
  3. 赘婿得牛庭少讼:通过赘婿的身份,反映出社会身份的差异与生活的琐碎。
  4. 长官斋马吏争廉:揭示官场的廉洁争斗,反映出对清官的渴望。
  5. 邑中丞掾阴桃李:暗示官员间的关系与暗流涌动,展现人情世故的复杂。
  6. 案上文书略米盐:表明官场事务的琐碎和无聊,显示出治理的艰难。
  7. 治状要须闻岂弟:强调治理事务需要听从他人的意见,反映出谦逊的态度。
  8. 此行端为霁威严:表达出诗人出行的目的,期待能展现出威严与清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冷霜覆手炎”,通过对称的修辞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气候变化比喻为人事的纷繁复杂,生动形象。
  • 象征:桃李象征着关系与交往,反映出官场的人情世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描绘,表达了对地方官员职责的深刻理解和对清明政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霜:象征着世态的严酷与变化。
  • :代表着温暖与人情的复杂。
  • 牛庭:象征着简单的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琐碎。
  • 桃李: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交往。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地方百里身南面”中“百里”指的是: A. 方位
    B. 距离
    C. 人数
    D. 地名

  2. “翻手冷霜覆手炎”中“冷霜”象征着: A. 暖和
    B. 变化无常
    C. 清明
    D. 兴奋

  3. 诗中提到“邑中丞掾阴桃李”,这一句主要反映了: A. 官员的清廉
    B. 官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C. 官员的忙碌
    D. 官员的家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2.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3.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感慨,但更注重个人情怀与理想的追求。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旅途的结合,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黄庭坚的诗更注重地方治理与社会观察,而王勃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选编宋代诗歌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解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艺术
  • 《黄庭坚传》 - 介绍黄庭坚的生平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