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楚州新城》
时间: 2025-01-01 13:40: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近山阳望渐宽,湖光百里见千村。
人家四面皆临水,柳树双垂便是门。
全盛向来元孔道,杂耕今是一雄藩。
金汤再葺真长策,此外犹须子细论。
白话文翻译
已到山阳,视野渐渐开阔,湖面波光粼粼,百里之内可见千村万户。
人家四周环水而居,双垂的柳树仿佛就是他们的门口。
过去的全盛时期如同元孔的大道,如今的杂耕则成为了一方雄藩。
金汤的复修确实是长远之计,除此之外还需要仔细商议。
注释
- 山阳:地名,指的是靠近山的地方。
- 湖光:湖面的光彩,象征着宁静与美丽。
- 人家:指的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 双垂:形容柳树的枝条垂下,形成自然的门口。
- 全盛:繁荣昌盛的意思。
- 元孔道:指的是古代的主要交通通道。
- 杂耕:指的是不同农作物的混合耕种。
- 雄藩:指的是强大的地方势力。
- 金汤:比喻国家的强盛与富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全盛向来元孔道”,可理解为对历史上繁荣时期的怀念,而“金汤再葺”则隐含了对国家未来繁荣的关注与期望。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唤起对乡村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廷秀,号诚斋。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清新自然的语言而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望楚州新城》写于杨万里游历楚州时,表达了他对新城建设的感慨与希望。在当时,社会经济逐渐复苏,诗人感受到乡村富饶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楚州新城》透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新城风貌的赞美与喜悦。开篇以“已近山阳望渐宽”引入,将读者带入开阔的湖光山色之中,仿佛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接着,诗人描绘了水乡的独特魅力,人家环水而居,双垂的柳树构成天然的门口,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与未来的展望,提到“全盛向来元孔道”,让人联想到过去的繁盛与如今的希望。最后一句“此外犹须子细论”,则传达出诗人对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体现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社会变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既具美感又富有深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近山阳望渐宽:诗人已经接近山阳,视野开始变得开阔。
- 湖光百里见千村:湖面的光辉映照着百里之内的千村万户,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景象。
- 人家四面皆临水:四周环水的人家,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风貌。
- 柳树双垂便是门:柳树的枝条垂下,仿佛成了人家的门口,富有生活气息。
- 全盛向来元孔道:提到历史上繁荣的元孔大道,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杂耕今是一雄藩:如今的杂耕成为了一方有力的地方势力,暗示了社会的变化。
- 金汤再葺真长策:金汤的复修是长远的策略,意味着对未来的期望。
- 此外犹须子细论: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显示出诗人对未来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门,形象生动。
- 对仗:如“人家四面皆临水,柳树双垂便是门”,结构对称,音韵和谐。
- 排比:多次使用“皆”、“便”等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希望与对社会变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责任感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阳:象征着自然与宁静。
- 湖光:象征着美好与富饶。
- 柳树:象征着温柔与生活气息。
- 人家:象征着百姓的安居乐业。
- 金汤:象征着国家的富强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湖光”代表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人情世态
C. 历史回忆
D. 个人情感 -
“柳树双垂便是门”中的“门”指的是什么? A. 实际的门
B. 生活的象征
C. 道路的入口
D. 自然的界限 -
诗中提到的“金汤再葺”意指什么? A. 加强国防
B. 经济复苏
C. 社会改革
D. 历史遗迹的修复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王维:杨万里侧重描绘乡村的繁荣与生活气息,而王维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和谐。
- 杜甫与杨万里:杜甫的作品多关注社会动乱中的百姓苦难,杨万里的作品则表现出对乡村美好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