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倅寄惠四诗用昌黎和裴相韵愧不能当也走笔》

时间: 2025-01-04 07:39:26

近来人物眇江东,况也书生责勇功。

痛定却思三策谬,归来犹想万山崇。

谁从荀伯官寮晨,赋入昌黎句法中。

戎事尚多心事少,苦无佳语本酬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近来人物眇江东,况也书生责勇功。
痛定却思三策谬,归来犹想万山崇。
谁从荀伯官寮晨,赋入昌黎句法中。
戎事尚多心事少,苦无佳语本酬公。

白话文翻译

最近江东的人物不多,况且书生对勇功的责难也增多。
痛定思痛却想起三条谬论,归来时仍然想念那万山的崇高。
谁能像荀伯那样在官舍的清晨,能把昌黎的句法融会贯通?
战事还有很多,我的心事却很少,苦于没有佳句来回报朋友。

注释

  • :渺小,指人物稀少。
  • 书生:士人,古代指读书人,特指文人。
  • 责勇功:责备勇敢的功绩,可能指对士人的期待。
  • 痛定却思:在痛苦中反思,想起过去。
  • 荀伯:指荀子,古代名士,有才华的人。
  • 昌黎:指韩愈,名昌黎,唐代文学家。
  • 戎事:军事事务,指战争相关的事情。
  • 佳语:美好的话,用以表达情感或回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身处江东,感受到局势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困扰,写作意在表达对时局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歉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东人物稀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开篇即用“近来”点出时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沧桑。接着,诗人通过“书生责勇功”反映了士人对勇者的期待与失落,尤其在战乱频仍的情况下,士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愈发明显。

“痛定却思三策谬”则是对过去策略的反思,显示了对历史教训的警觉。最后两句描绘了官场清晨的宁静与戎事的繁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在心事重重之下的无奈与苦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近来人物眇江东:描绘了江东地区人迹稀少的景象,暗含社会动荡。
  2. 况也书生责勇功:表现文人对武人勇功的期待与批判,反映了诗人对士人的自责。
  3. 痛定却思三策谬:痛定思痛,反思过去的错误决策,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4. 归来犹想万山崇:回到故乡仍然怀念那高耸入云的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5. 谁从荀伯官寮晨:提到荀子,表达对文人气质和才情的向往。
  6. 赋入昌黎句法中:渴望能将韩愈的文风融会贯通,体现诗人对文学的追求。
  7. 戎事尚多心事少:军事事务繁重,而内心的忧虑却很少,形成一种悖论。
  8. 苦无佳语本酬公:因缺乏佳句,无力回报朋友的心意,表现出诗人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痛定却思”与“归来犹想”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用“万山崇”比喻理想的崇高,表现了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和社会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惜,沉淀出深刻的时代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东:象征故乡与归属感。
  • 书生:代表士人阶层,寄托了知识与理想。
  • 万山:象征理想与高远的追求。
  • 昌黎句法:传达对文学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书生”主要指的是哪一类人? A. 商人
    B. 农民
    C. 士人
    D. 武将

  2. “痛定却思三策谬”中“策”指的是什么? A. 计划
    B. 策略
    C. 决定
    D. 诗句

  3. 诗人对“戎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积极参与
    B. 无所谓
    C. 心事重重
    D. 逃避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曹彦约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无奈与思考,而陆游则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志向。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是对《陈倅寄惠四诗用昌黎和裴相韵愧不能当也走笔》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