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秋景》
时间: 2025-01-06 10:0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秋景
作者:曹尔堪 〔清代〕
桐影下帘帷。山乱斜晖。
远峰螺黛欲含眉。
残柳无情丝当絮,争奈风吹。
孤雁荻花湄。病也堪悲。
水侵菡萏怨深谁。
绿水人家鱼篆浅,燕子飞归。
白话文翻译
在桐树的影子下,帘幕轻垂。山影斜晖洒下,远方的山峰如螺黛般隐约可见,仿佛含着微微的眉梢。残留的柳枝无情地随风飘荡,像是情丝被风吹散。孤雁在芦苇花旁飞翔,病态的景象令人感到悲伤。水面上,菡萏花的怨恨又有谁能理解?绿水映衬着人家的房屋,鱼儿在浅水中游弋,燕子也飞回了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桐影:桐树的影子。
- 帘帷:帷帘,指窗帘或帐幔。
- 螺黛:形容远山的颜色,像螺的颜色一样深邃。
- 无情丝:无情的柳丝,形容柳树的枝条。
- 荻花:芦苇花,秋冬时节常见。
- 菡萏:荷花,文中指菡萏的水面。
- 鱼篆:用以形容水中游动的鱼。
典故解析:
- 菡萏:常用来象征美好事物,但在此处却带有一丝怨恨之情,体现出诗人对秋景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生于清代,生活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浪淘沙 秋景》创作于秋天,时节变迁带给诗人深刻的感悟,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氛围与个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浪淘沙 秋景》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开篇通过“桐影下帘帷”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秋日午后,阳光透过树影洒落,营造出一种安静而温暖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山乱斜晖”引入远方的山峦,形成了近与远、动与静的鲜明对比,展示了秋天的广阔与深邃。
诗中反复出现的“无情”、“孤雁”、“病也堪悲”等字眼,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水侵菡萏怨深谁”,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遗憾。结尾部分“绿水人家鱼篆浅,燕子飞归”则带来一丝温暖的希望,尽管秋天带来了萧瑟与孤独,但生活依然继续。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借助自然景物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桐影下帘帷:描绘一幅宁静的秋日画面,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
- 山乱斜晖:形容夕阳西下,山影斜照,营造出一种变幻的美。
- 远峰螺黛欲含眉:远处的山峰像眉梢一样含蓄,暗示一种柔美。
- 残柳无情丝当絮,争奈风吹:柳丝被风吹动,表达了自然的无情与人的无奈。
- 孤雁荻花湄:孤独的雁在芦苇旁飞翔,渲染出一种孤寂的秋意。
- 病也堪悲:感叹岁月让人感到悲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 水侵菡萏怨深谁:水面上菡萏花的怨恨,隐喻对美好事物的伤感。
- 绿水人家鱼篆浅,燕子飞归:描绘温暖的生活场景,展现自然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远山比作“螺黛”,形象生动。
- 拟人:柳丝“无情”和菡萏的“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珍惜,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希望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影:象征宁静与和谐。
- 山乱斜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残柳:象征逝去的青春与无情的时光。
- 孤雁:孤独与思念的象征。
- 菡萏:美好的事物易逝的象征。
- 绿水: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浪淘沙 秋景》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曹尔堪
C. 李白
D. 白居易 -
诗中“孤雁荻花湄”中的“孤雁”象征什么?
A. 生机
B. 孤独与思念
C. 快乐
D. 舒适 -
诗句“水侵菡萏怨深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伤感与怨恨
D. 幸福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 《浪淘沙 秋景》 vs. 《静夜思》: 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但《浪淘沙 秋景》更侧重于秋天的孤寂与无奈,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曹尔堪诗词研究》
- 《诗经与汉乐府》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浪淘沙 秋景》的意蕴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