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记为老夫书其文甚佳采记中语作五诗致谢 其三》

时间: 2025-01-19 18:02:32

细读石屏记,寻幽到水涯。

老人相问答,属意在岩花。

江海浮天阔,山林去国赊。

草茅最深处,认作野人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读石屏记,寻幽到水涯。
老人相问答,属意在岩花。
江海浮天阔,山林去国赊。
草茅最深处,认作野人家。

白话文翻译:

细细阅读《石屏记》,我寻幽探秘来到水边。
一位老人向我提问,我的回答与岩石和花朵有关。
江海宽广,天空辽阔,山林远离了我的故乡。
在草丛最深处,我把这里当作隐居的野人之家。

注释:

  • 石屏记:指的是一部古代文学作品,内容涉及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
  • 水涯:水边,指水流的尽头或岸边。
  • 属意:指所说的事情或意图。
  • 岩花:岩石上的花,象征自然之美。
  • 去国赊:离开故乡,时间悠长,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野人家:隐士或隐居者的住所,象征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

典故解析:

“江海浮天阔”可以引申为一种人胸怀壮志,向往广阔天地的情怀;而“野人家”则常常用来表达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记为老夫书其文甚佳采记中语作五诗致谢 其三》是戴复古为感谢友人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细读石屏记,寻幽到水涯”表现了诗人在阅读中不断追寻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对自然的探索使他得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接着,诗人通过与老人的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老人的提问与诗人的回答不仅是对自然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后两句“江海浮天阔,山林去国赊”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渗透出一种对广阔世界的向往。最后一句“草茅最深处,认作野人家”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象征着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读石屏记:暗示对文字的细致品味,体现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
  • 寻幽到水涯:体现了诗人为求真理而追寻的决心。
  • 老人相问答: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人与自然的交流。
  • 属意在岩花:表明诗人关注细微之美,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 江海浮天阔:表现出诗人心中对辽阔天地的向往。
  • 山林去国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追忆。
  • 草茅最深处:暗示隐士的生活,反映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 认作野人家: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海浮天阔”,将江海与天空的辽阔进行对比,增强了诗的气势。
  • 拟人:与老人对话,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亲切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为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邃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水涯: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场所。
  • 岩花:代表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坚韧。
  • 江海: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山林:代表自然的幽静与隐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屏记”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乡愁
    B. 自然之美
    C. 人际关系
    D. 对历史的反思

  2. “江海浮天阔”中的“阔”指的是什么?
    A. 狭窄
    B. 广阔
    C. 高低
    D. 远近

  3.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诗中是通过哪一句话表现的?
    A. 细读石屏记
    B. 草茅最深处
    C. 江海浮天阔
    D. 山林去国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思考,两者都在描绘各自的内心感受与对生活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戴复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