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弼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
时间: 2025-01-19 19:57: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山如君子,臭味我族类。
向来傲官府,正自恶俗吏。
主人清且贤,菽水无虚伪。
胸次尘滓尽,端可肖人意。
轩窗自罗列,献此重叠翠。
公余一隐几,举目穷幽事。
昔为幕中宾,妙语了同异。
孰堪畏栖迟,胜境配高义。
要从孺子濯,不逐众人醉。
呤哦坐书丛,袖手太阿利。
沈侯负能名,二绝一言蔽。
聊同座右铭,此语君莫坠。
白话文翻译:
青山像君子一样高洁,而我族中的人却有些臭味。
过去我总是傲视官府,但实际上我对那些庸俗的官吏感到厌恶。
主人既清白又贤良,家中用的豆水没有虚假。
胸中杂念全无,正好符合人们的期待。
窗前的绿意重叠,展现出这一片翠绿。
在闲暇时我隐居在书桌旁,目光所及都是幽静的事务。
曾经我在幕中做客,巧妙的言辞让人明白异同。
谁能忍受在此栖迟,良好的环境与高尚的理想相配。
要向孩童学习,不随众人沉醉。
在书丛中吟哦,袖手旁观太阿的利益。
沈侯虽然才华横溢,但却被一句话遮蔽了。
聊作座右铭,此言君子莫要遗忘。
注释: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臭味:比喻不好的品行或名声。
- 傲官府:指对官府的轻视或不屑。
- 菽水:指豆和水,象征朴素的生活。
- 尘滓:指杂念、污垢。
- 轩窗:窗户,象征视野。
- 幕中宾:指在幕府中做客的人。
- 孺子:指幼小的孩子,代表纯真。
- 太阿:古代名剑,象征权利与利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以其清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主题,传达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政治腐败、社会风气堕落的时期,诗人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表达了对清白高尚生活的向往和对庸俗官吏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青山为引子,开篇即勾勒出一种高洁的品德形象,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提到的“臭味我族类”不仅是对庸俗的指责,更是对自身家族的反思。接着,诗人赞美主人清白贤良,生活朴素,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理想生活。诗人在此过程中,表达了对官府和世俗的厌倦,向往隐逸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将清新、淡雅的生活态度与现实的腐败形成强烈对比。诗人在表达自己高洁理想的同时,也提醒世人要追求内心真实的价值,而非世俗的名利。结尾的“聊同座右铭,此语君莫坠”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理想和期望,鼓励他人与自己共同追求高尚的德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如君子:青山象征高洁的品德。
- 臭味我族类:指庸俗的家族背景。
- 向来傲官府:表达对官府的不屑。
- 正自恶俗吏:批判世俗的官吏。
- 主人清且贤:赞美主人品德高尚。
- 菽水无虚伪:生活朴素,真实无伪。
- 胸次尘滓尽:心中无杂念。
- 端可肖人意:符合人们的期待。
- 轩窗自罗列:窗前景色如画。
- 献此重叠翠:展现出翠绿的景象。
- 公余一隐几:在闲暇中隐居。
- 举目穷幽事:目光投向幽静事务。
- 昔为幕中宾:曾在幕中做客。
- 妙语了同异:用言辞表达智慧。
- 孰堪畏栖迟:谁能忍受停留。
- 胜境配高义:理想环境与高尚理想相配。
- 要从孺子濯:向孩童学习。
- 不逐众人醉:不随众人沉醉。
- 呤哦坐书丛:在书丛中吟哦。
- 袖手太阿利:袖手旁观太阿的利益。
- 沈侯负能名:沈侯虽才华横溢。
- 二绝一言蔽:但一言遮蔽了他。
- 聊同座右铭:与友共勉的座右铭。
- 此语君莫坠:此言君子莫要遗忘。
修辞手法:
- 对比:青山与世俗人群的对比,突出高洁与庸俗。
- 比喻:青山比喻君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清且贤”与“臭味我族类”,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生活的向往,批判了世俗的腐败与庸俗,强调内心的真实与追求高尚的德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高洁的品德。
- 菽水:代表朴素的生活。
- 尘滓:象征杂念与世俗。
- 轩窗:窗外的自然景色,象征视野的开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山”比喻什么?
- A. 君子
- B. 庸俗
- C. 官府
- D. 书籍
-
诗人对官府的态度是:
- A. 崇拜
- B. 不屑
- C. 恐惧
- D. 同情
-
诗中提到的“菽水”象征:
- A. 富贵生活
- B. 朴素生活
- C. 虚假名声
- D. 官府权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曾协的诗在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方面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之美,而曾协则强调品德与内心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曾协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