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嵩阳先生邀同刘子维郭渭石耿孝标游龙潭》

时间: 2025-01-04 08:11:46

携手中林去,潭看第几重。

悬崖流日影,飞瀑润嵩峰。

雷雨时交至,烟霞忽半封。

山中多变化,疑是护潜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携手中林去,潭看第几重。
悬崖流日影,飞瀑润嵩峰。
雷雨时交至,烟霞忽半封。
山中多变化,疑是护潜龙。

白话文翻译:

携手走入树林,潭水映出几重波澜。
悬崖上阳光流动,飞瀑滋润着嵩峰。
雷雨时刻交替到来,烟霞忽然半掩山景。
山中变化万千,令人怀疑是守护潜龙。

注释:

字词注释:

  • 携手:手牵手,表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 :潭水,深水的湖泊或池子。
  • 悬崖:高耸的山崖,代表险峻的自然景观。
  • 流日影:阳光透过树叶投射在地面上的光影。
  • 飞瀑:从高处直泻而下的瀑布。
  • 烟霞:山间的云雾,给人以朦胧的感觉。
  • 护潜龙:隐喻守卫隐秘的龙,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典故解析:
“潜龙”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象征着隐秘的力量或潜在的才华。可能与道教文化有关,那里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窦克勤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相结合著称,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游览龙潭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体现了那一时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优美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览龙潭的情景。首句“携手中林去”便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诗人与友人一同探寻自然的奥秘,展现了友谊的温暖。接着通过“潭看第几重”引入了潭水的神秘感,仿佛在探询自然的深处。悬崖、飞瀑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山水的壮美,光影的流动和水流的润泽都增添了诗的动态美。

雷雨的交替以及“烟霞忽半封”的描写,表现了山中变化莫测的气象,仿佛自然的力量在不断洗礼着这片土地。最后一句“疑是护潜龙”则在诗歌的结尾引入了神秘的色彩,暗示大自然中潜藏的力量,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携手中林去:诗人和朋友们手牵手走入树林,展现了友谊的亲密。
  • 潭看第几重:潭水的层次感,象征着自然的深邃和变化。
  • 悬崖流日影:阳光透过悬崖的缝隙流动,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飞瀑润嵩峰:飞流直下的瀑布滋润了高耸的嵩峰,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雷雨时交至:描绘了自然天气的变幻,增添了诗的动感。
  • 烟霞忽半封:山中云雾缭绕,令人感到神秘。
  • 山中多变化:自然的多样性和变化无常。
  • 疑是护潜龙:隐喻山中潜藏着神秘的力量,增加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比作人情,增强了诗意。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灵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友谊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潭水:象征深邃、神秘。
  • 悬崖:象征险峻、力量。
  • 飞瀑:象征奔放、生命力。
  • 烟霞:象征神秘、变化。
  • 潜龙:象征隐秘的力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潭”指的是什么?
    A. 湖泊
    B. 河流
    C. 深水池子
    D. 海洋

  2. 诗中“携手中林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友谊
    C. 忧伤
    D. 遗憾

  3. “疑是护潜龙”这句中的“潜龙”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自然之力
    C. 隐秘的力量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山中杂诗》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两首诗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