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春寒》
时间: 2025-01-09 14:43: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春寒
作者: 曾廉 〔清代〕
花影漾重重。
锦被春寒未觉松。
更漏犹长人不寐,
丁东。
檐马声嘶一夜风。
胡蝶入帘栊。
梦醒知在画帏中。
枕上诗成时自诵,
玲珑。
日射纱窗四面红。
白话文翻译:
春寒的夜晚,花影在重重的锦被上摇曳。
虽然春寒袭来,仍然没有觉得松动。
时光流逝,夜深人未眠,
钟声敲响,檐下马儿在风中嘶鸣。
蝴蝶飞入帘子,
梦醒时才知道自己在画帷之中。
在枕边写成的诗句,便在耳边吟诵,
清脆而玲珑。
阳光透过纱窗,四周变得通红。
注释:
字词注释:
- 漾:波动、摇曳。
- 锦被:华丽的被子。
- 漏:指漏斗,通常用来计时。
- 丁东:钟声响起的声音。
- 檐马:檐下的马,意指在屋檐下的声音。
- 帏:帷幕、帷帐。
- 玲珑:形容细致而美好的样子。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及的“锦被”与“春寒”,暗示着春天的温柔与寒冷的对比,体现了春天的多变气候。
- “胡蝶”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也代表着梦境和现实的交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风格细腻、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寒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梦境的思索,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南乡子·春寒》之所以动人,首先在于它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开篇“花影漾重重”,带给读者一种春天萌动的感觉,花影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的温柔和美丽。然而,接下来的“锦被春寒未觉松”,则将春寒的冷意引入,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矛盾与复杂。诗人的情感在这对比中渐渐展开。
“更漏犹长人不寐,丁东”,点出了夜深人未眠的状态,时间的流逝和钟声的响起,使得夜的寂静更加深重。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引入了“胡蝶入帘栊”的意象,既象征着春天的生动,也暗示梦境的缥缈。梦醒时分,诗人意识到自己仍在画帏中,现实与梦境交织,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最后两句“枕上诗成时自诵,玲珑。日射纱窗四面红。”,展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的创作状态,阳光透过窗纱,映照出一片温暖的红色,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影漾重重:春天的花影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 锦被春寒未觉松:尽管春寒袭来,躺在华丽的被子下却未感到松懈,表现出对春寒的无奈。
- 更漏犹长人不寐,丁东:时间流逝,钟声响起,夜深人未眠,描绘了夜的静谧。
- 檐马声嘶一夜风:檐下马儿的嘶鸣伴随着一夜的风声,更加突显了寂静的夜。
- 胡蝶入帘栊:蝴蝶飞入帘子,象征着春的气息与梦境的交错。
- 梦醒知在画帏中:梦醒时才意识到自己在梦中,现实与梦的界限模糊。
- 枕上诗成时自诵,玲珑:在枕边写诗的时候,轻声吟诵,显示出诗人的才情。
- 日射纱窗四面红:阳光透过窗纱,四周被光辉照亮,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胡蝶入帘栊”比喻春天的生机与梦的虚幻。
- 拟人:花影和钟声被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寒夜的细腻意象,探讨了梦与现实、生与死的关系,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用温柔的笔触记录了生命的瞬间与情感的流转,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影:象征春天的生命和美丽。
- 锦被:代表温暖与舒适。
- 钟声: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象征。
- 胡蝶:春天的象征,也代表着梦境。
- 阳光:希望与新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花影漾重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春天的生机
- C. 暴风雨的来临
- D. 秋天的萧瑟
-
“梦醒知在画帏中”中“画帏”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的房间
- B. 梦境的象征
- C. 画作
- D. 诗歌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向往
- B. 对冬天的怀念
- C. 对过往的追忆
- D. 对未来的展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曾廉的《南乡子·春寒》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出对春天的感知与情感,但曾廉更注重夜的静谧与梦的交错,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思念之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学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