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凉那更秋情独,
冷燄雨馀轻扑。
坠处湿粘帘竹,
瞥见因风逐。
穿烟照水犹难足,小簟窥人新浴。
残月刚移桐屋,一个墙阴绿。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凉意更加显得孤独,秋天的情怀仿佛更加沉重。冷清的火焰在雨后轻轻扑打着。雨水打湿了帘子和竹子,透过窗帘,我瞥见风在轻轻吹动。烟雾缭绕,照在水面上,依然觉得不足,小竹席上窥见新沐浴的人影。斜挂的残月刚好移到桐树屋顶的边缘,墙角阴影中透出一抹绿色。
注释:
- 夜凉:夜晚的凉意,指天气渐凉的感觉。
- 那更:更加,愈加。
- 冷燄:冷清的火焰,可能指残火或烛火。
- 轻扑:轻轻地扑打。
- 坠处湿粘帘竹:落雨后,帘子和竹子都湿润而粘腻。
- 瞥见因风逐:因风而轻轻飘动,偶然看到。
- 穿烟照水犹难足:烟雾穿透水面,依然感到意犹未尽。
- 小簟窥人新浴:从小竹席上窥见沐浴中的人。
- 残月刚移:残月刚好移到某处。
- 墙阴绿:墙角的阴影中透出绿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86年-约1762年),字鸿渐,号愚山,清代诗人,生于江西省。他以擅长诗词和散文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景物的深入观察与情感的细腻传达。其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融合。
创作背景:
《桃源忆故人》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宁静生活的时期。诗中体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环境的珍视。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秋天的凉意,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温馨的情感。诗的开篇“夜凉那更秋情独”便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在凉意袭人的秋夜,诗人感受到更深的孤独。接着,冷燄的描写不仅渲染出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雨后的湿润与轻风的拂动,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变化。
“穿烟照水犹难足,小簟窥人新浴”一句,诗人通过“小簟”这一意象,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新浴的人影给人一种生活的温馨感,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抒发,使读者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温暖的桃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凉那更秋情独:夜晚的凉意使得秋天的情感更加孤独。
- 冷燄雨馀轻扑:雨后,冷清的火焰轻轻扑打着。
- 坠处湿粘帘竹:雨水使得帘子和竹子湿润而粘腻。
- 瞥见因风逐:偶然间看到因风而轻轻飘动的东西。
- 穿烟照水犹难足:透过烟雾照在水面上,依然感到不足。
- 小簟窥人新浴:从小竹席上窥见刚刚沐浴的人。
- 残月刚移桐屋:残月刚好移动到桐树屋顶。
- 一个墙阴绿:墙角阴影中透出一抹绿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冷燄”比作孤独的情感,增强了氛围。
- 拟人:如“轻扑”使得自然更具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称之美,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在繁杂生活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凉:象征孤独与思念。
- 冷燄:暗示内心的冷清。
- 雨:象征滋润与孤寂。
- 小簟:体现生活的细腻与亲密。
- 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夜凉那更秋情独”中的“更”字意思是? A. 更加
B. 更换
C. 更好
D. 更少 -
“冷燄雨馀轻扑”中“冷燄”指的是? A. 冷火焰
B. 冷的天气
C. 冷饮
D. 冷风 -
诗中提到的小簟的作用是? A. 用来坐
B. 用来窥视
C. 用来睡觉
D. 用来挡风
答案: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厉鹗的《桃源忆故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情感,但前者更关注人际情感的细腻,后者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雄伟与孤独。两者在意境上有相辅相成之处,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厉鹗与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