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时间: 2025-01-17 10:20:27

此君清苦真吾似,更对骚人细说诗。

松鼎炷香无俗韵,荷盘盛果近儿嬉。

人情上下鸥在水,世事纷纭蛛挂丝。

已约青山同晚节,一杯当釂莫牢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 杨炎正 〔宋代〕 此君清苦真吾似,更对骚人细说诗。 松鼎炷香无俗韵,荷盘盛果近儿嬉。 人情上下鸥在水,世事纷纭蛛挂丝。 已约青山同晚节,一杯当釂莫牢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竹的清苦品质的认同,以及与文人雅士共赏诗文的情景。诗中提到松鼎上的香烟无俗气,荷盘中的果实近似儿童嬉戏。人情如鸥鸟在水上自由,世事则如纷乱的蛛丝。诗人已与青山约定共守晚年节操,举杯共饮时不应推辞。

注释:

  • 此君:指竹。
  • 骚人:指文人雅士。
  • 松鼎炷香:指松木制成的香炉中点燃的香。
  • 荷盘盛果:指荷叶形状的盘子中盛放的果实。
  • 人情上下鸥在水:比喻人情的自由与超脱。
  • 世事纷纭蛛挂丝:比喻世事的纷繁复杂。
  • 晚节:晚年节操。
  • 釂:干杯。

诗词背景:

杨炎正,宋代诗人,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此诗通过对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苦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雅士的亲近。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竹的清苦与自己的心境相契合,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苦生活的认同和对文人雅士的亲近。诗中“此君清苦真吾似”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的清苦品质的共鸣。后文通过松鼎、荷盘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一个宁静雅致的文人环境。人情如鸥鸟在水上自由,世事则如纷乱的蛛丝,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看法。最后,诗人提出与青山共守晚年节操,举杯共饮,展现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首句“此君清苦真吾似”,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的清苦品质的共鸣,用“此君”指代竹,显得亲切而自然。
  • “更对骚人细说诗”,表明诗人愿意与文人雅士共赏诗文,展现了诗人的文人情怀。
  • “松鼎炷香无俗韵”,通过松鼎上的香烟,描绘了一个无俗气的文人环境。
  • “荷盘盛果近儿嬉”,用荷盘中的果实比喻儿童的嬉戏,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
  • “人情上下鸥在水”,比喻人情的自由与超脱,与“世事纷纭蛛挂丝”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看法。
  • “已约青山同晚节”,提出与青山共守晚年节操,展现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期待。
  • “一杯当釂莫牢辞”,举杯共饮,不应推辞,强调了友情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情上下鸥在水”和“世事纷纭蛛挂丝”,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看法。
  • 拟人:如“此君清苦真吾似”,将竹拟人化,显得亲切而自然。
  • 对仗:如“人情上下鸥在水,世事纷纭蛛挂丝”,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清苦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雅士的亲近,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竹的清苦品质、文人环境的描绘、人情世故的比喻,以及与青山共守晚年节操的约定,诗人展现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意象分析:

  • 竹:象征清苦、坚韧。
  • 松鼎炷香:象征无俗气的文人环境。
  • 荷盘盛果:象征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鸥鸟在水:象征人情的自由与超脱。
  • 蛛挂丝:象征世事的纷繁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此君”指的是什么? A. 竹 B. 松 C. 荷 D. 鸥

  2. “人情上下鸥在水”中的“鸥在水”比喻什么? A. 人情的自由与超脱 B. 世事的纷繁复杂 C. 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D. 文人环境的清雅

  3. 诗中提到的“晚节”指的是什么? A. 晚年节操 B. 晚上的节日 C. 晚上的宴会 D. 晚上的诗歌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晚年生活的期待。
  • 王安石《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苦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炎正《竹》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晚年生活的期待,但杨炎正的诗更多地展现了清苦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友情的深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炎正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