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五》
时间: 2025-01-17 10:02: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白话文翻译
我举起酒杯对着斜阳,无言地询问西风。为何胭脂的颜色,都用来染红了芙蓉。放眼望去,暮色中的江水广阔无垠,其中蕴含着无尽的离愁,却无处寄托给远行的鸿雁。天空在栏杆的一角,我倚靠着醉意与清醒之间。千万里的江南北,浙西东。我的生命如同寄居,仍然向往着那三条小径旁的菊花丛。谁能是中州的豪杰,借我五湖的舟楫,让我去当一个钓鱼的老翁。回首故国,这份情感不要匆匆而过。
注释
- 胭脂何事: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品,这里比喻红色的芙蓉花。
- 芙蓉:荷花,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色。
- 离愁万斛:形容离愁非常深重。
- 征鸿:远行的鸿雁,比喻远行的人。
- 三径菊花丛:指隐居的地方,典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中州豪杰:指中原地区的英雄人物。
- 五湖舟楫:指隐居江湖的工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炎正(1145-1211),字济翁,南宋诗人,与辛弃疾等交好。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因此产生了归隐的念头。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其深沉的离愁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氛围。“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一句,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视觉美感。“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则进一步以江水的广阔来象征离愁的深重,形象生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在菊花丛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把酒对斜日:诗人举杯对着斜阳,表达了孤寂和无奈。
- 无语问西风:无言地询问西风,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视觉美感。
-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以江水的广阔来象征离愁的深重。
- 无处落征鸿:比喻离愁无处寄托。
-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概括了广阔的地域,增强了诗歌的宏大感。
-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中的“胭脂”比喻红色的芙蓉花。
- 拟人:如“无语问西风”中的“问西风”赋予了西风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西风: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 芙蓉: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暮江:象征着广阔和深沉。
- 菊花丛:象征着隐居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胭脂何事”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化妆品 B. 红色的芙蓉花 C. 红色的夕阳 D. 红色的江水
-
诗中“离愁万斛”形容的是什么? A. 离愁非常深重 B. 离愁非常浅薄 C. 离愁非常短暂 D. 离愁非常遥远
-
诗中“三径菊花丛”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的地方 B. 繁华的都市 C. 热闹的集市 D. 荒凉的沙漠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同样表达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感慨。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炎正的《满江红》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都表达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感慨,但杨炎正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炎正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有助于理解“三径菊花丛”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