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翁十首 张载 〔宋代〕
磻溪溪畔钓鱼翁,濯缨溪水听溪松。 龟猷未告非熊兆,渔蓑堪笑老龙钟。
白话文翻译:
在磻溪的溪边,有一位钓鱼的老翁,他在溪水中洗濯着帽带,同时聆听着溪边的松树声。尽管他的智慧和谋略尚未显露,但这并非预示着他的未来会像熊一样勇猛;他那渔夫的蓑衣,却足以让人嘲笑那些老态龙钟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磻溪: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
- 濯缨:洗濯帽带,比喻清高。
- 龟猷:指智慧和谋略。
- 非熊兆: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指姜太公钓鱼时,周文王梦见非熊非罴,后得姜太公辅佐。
- 渔蓑:渔夫的蓑衣,这里指钓鱼翁的简朴生活。
- 老龙钟:形容人老态龙钟,行动不便。
典故解析:
- 非熊兆:典故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周文王梦见非熊非罴,后在磻溪遇到姜太公,得其辅佐,预示着大贤的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并称“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磻溪钓鱼的老翁,通过对比老翁的简朴生活与世俗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价值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磻溪钓鱼翁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的钓鱼翁,不仅在溪边垂钓,还在溪水中洗濯帽带,聆听溪松的声音,这一系列动作体现了他的清高与超然。诗中“龟猷未告非熊兆”一句,暗示了老翁虽未显露智慧,但并非没有潜力,而“渔蓑堪笑老龙钟”则进一步以老翁的简朴生活对比世俗的期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价值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体现了张载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磻溪溪畔钓鱼翁”,直接点明了地点和人物,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垂钓场景。
- 第二句“濯缨溪水听溪松”,通过“濯缨”和“听溪松”两个动作,进一步描绘了老翁的清高与超然。
- 第三句“龟猷未告非熊兆”,运用典故,暗示老翁虽未显露智慧,但并非没有潜力。
- 第四句“渔蓑堪笑老龙钟”,以老翁的简朴生活对比世俗的期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渔蓑堪笑老龙钟”中的“渔蓑”比喻老翁的简朴生活,“老龙钟”比喻世俗的期待。
- 典故:“龟猷未告非熊兆”运用了“非熊兆”的典故,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钓鱼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价值的批判,体现了超脱与清高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磻溪:宁静的垂钓地点。
- 钓鱼翁:隐逸生活的象征。
- 濯缨:清高的象征。
- 溪松:宁静与超然的象征。
- 渔蓑:简朴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磻溪”位于哪个省? A. 陕西省 B. 河南省 C. 山西省 D. 河北省
-
“濯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清高 B. 勤劳 C. 勇敢 D. 智慧
-
“非熊兆”出自哪部史书?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
诗中的“渔蓑”象征什么? A. 简朴生活 B. 富贵生活 C. 忙碌生活 D. 奢华生活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渭川田家》: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载的《八翁十首》与王维的《渭川田家》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张载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哲理和人生感悟,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载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史记》:提供了“非熊兆”典故的出处和详细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