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翁十首》

时间: 2025-01-19 17:46:36

褒斜谷口卧龙翁,遍圆身世戒身同。

不应三顾逢先主,至今千载慕冥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褒斜谷口卧龙翁,遍圆身世戒身同。不应三顾逢先主,至今千载慕冥鸿。

白话文翻译:

在褒斜谷口有一位隐居的老者,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告诫自己要与世无争。他不应因为三次拜访而遇到先主,至今千年仍有人仰慕他如高飞的鸿雁。

注释:

  • 褒斜谷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 卧龙翁:指诸葛亮,因其隐居时被称为“卧龙”。
  • 遍圆身世:指诸葛亮一生经历丰富,圆满。
  • 戒身同:告诫自己要与世无争。
  • 不应三顾逢先主:指诸葛亮不应刘备三次拜访而出山。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隐逸的高人。

典故解析:

  • 三顾逢先主: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求他出山辅佐,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哲学家、文学家,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并称“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志向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志向的赞美。诗中“卧龙翁”一词,既是对诸葛亮的尊称,也暗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遍圆身世戒身同”一句,表达了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告诫,强调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不应三顾逢先主”一句,既是对诸葛亮出山的历史事实的回顾,也是对其隐逸生活的遗憾。最后一句“至今千载慕冥鸿”,则表达了对诸葛亮高洁志向的永恒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志向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褒斜谷口卧龙翁:褒斜谷口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卧龙翁是对诸葛亮的尊称,暗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
  2. 遍圆身世戒身同:诸葛亮一生经历丰富,圆满,但他告诫自己要与世无争。
  3. 不应三顾逢先主:诸葛亮不应刘备三次拜访而出山,这是对历史事实的回顾。
  4. 至今千载慕冥鸿:至今千年仍有人仰慕他如高飞的鸿雁,表达了对诸葛亮高洁志向的永恒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卧龙翁”比喻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冥鸿”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隐逸的高人。
  • 对仗:“遍圆身世戒身同”中的“遍圆”与“戒身”形成对仗,强调了诸葛亮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志向的赞美。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志向的赞美。

意象分析:

  • 卧龙翁:诸葛亮的尊称,暗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隐逸的高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卧龙翁”指的是谁? A. 诸葛亮 B. 刘备 C. 曹操 D. 孙权

  2. “不应三顾逢先主”中的“三顾”指的是什么? A. 诸葛亮三次拜访刘备 B.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C. 曹操三次拜访诸葛亮 D. 孙权三次拜访诸葛亮

  3. “至今千载慕冥鸿”中的“冥鸿”比喻什么? A. 高远的志向 B. 隐逸的高人 C. 高飞的鸿雁 D. 以上都是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蜀相》: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 陆游《书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杜甫《蜀相》与张载《八翁十首》:两首诗都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而张载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宋诗纪事》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