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4-09-19 20:47:32

又见东风欲暮。

阵阵扑帘飞絮。

一夜替花愁,人在小楼听雨。

无绪。

无绪。

只得任他春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见东风欲暮。阵阵扑帘飞絮。一夜替花愁,人在小楼听雨。无绪。无绪。只得任他春去。

白话文翻译:

又一次看到东风快要傍晚了,阵阵春风吹拂着窗帘,飘飞的柳絮不断落下。昨夜为花的愁苦而感伤,人在小楼里静静地听着雨声。心中无聊,无所适从,只能任凭春天悄然离去。

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机。
  • 欲暮:即将黄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扑帘:指风吹动窗帘,表现出春天的生动气息。
  • 飞絮:春天的柳絮,象征着轻盈与愁苦。
  • 替花愁:因花的凋零而感到忧愁,表现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 无绪:心中没有方向,情绪迷茫。
  • 任他春去:任凭春天的离去,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放任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荪意,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验,其诗风清新婉约,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作者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如梦令》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开头“又见东风欲暮”,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了诗人的情感,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但“欲暮”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描绘了春风轻拂窗帘、柳絮飞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一夜替花愁”,诗人因花的凋零而感到忧伤,这种情感与春天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短暂的美好与无尽的惋惜。最后,诗人以“无绪”反复强调内心的迷茫与无奈,最终选择“任他春去”,显示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接受与释然。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惋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见东风欲暮:再次见到春风,暗示时间已经进入傍晚,春天将要结束。
  • 阵阵扑帘飞絮:春风轻轻吹动窗帘,柳絮飞舞,表现春天的轻盈与生动。
  • 一夜替花愁:昨夜因花的凋零而感到忧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 人在小楼听雨:人在小楼中静静地听着雨声,增添了孤独与思考的氛围。
  • 无绪。无绪。:反复强调内心的迷茫与无所适从,情感愈加深沉。
  • 只得任他春去:无奈地任由春天流逝,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风与窗帘的动作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界与人类感情紧密相连。
  • 对仗:句子结构上相对称,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春风、柳絮、雨声等意象,营造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 飞絮:象征春天的轻盈与短暂之美。
  • 小楼:象征私密的空间,暗示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 雨声: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又见东风欲暮”中的“东风”指的是什么?

    • A. 秋风
    • B. 春风
    • C. 冬风
    • D. 夏风
  2. 诗中“无绪”反复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期待
  3. “只得任他春去”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 A. 反抗
    • B. 愉悦
    • C. 无奈与接受
    • D. 期待与渴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晏殊的《浣溪沙》

诗词对比:

  • 比较《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追忆,而孙荪意则更倾向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