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愁砌一腔新闷。万斛千航难盛。何处最伤情,儿向书帏谁问。孤零。孤零,应掩关雎不咏。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心中愁苦,满腔的新烦闷。无论多少航船也无法承载这种痛苦。哪里最让人伤心呢?儿子在书房中又向谁诉说呢?孤零零的,孤零零的,应该将《关雎》的诗句掩盖,不再吟唱。
注释:
- 愁砌:愁苦的积累,指心中烦闷的情绪。
- 万斛千航:比喻无数的船只,形容无法承载的痛苦。
- 伤情:伤感情绪。
- 书帏:书房的帷幕,表示儿子在书房中。
- 孤零:形容孤独的状态。
- 关雎:指《诗经》中《关雎》这首诗,象征着爱情和悲伤。
典故解析:
《关雎》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诗中常提到的“关雎”象征着美好而纯洁的爱情,与本诗中的哀伤形成对比,反映了失去后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中楣,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闻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家庭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是朱中楣为悼念其媳陈氏而作,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深切悲痛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哀痛与孤独。首句“愁砌一腔新闷”便将读者带入诗人内心的世界,愁苦如山,难以排解。接下来的“万斛千航难盛”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痛苦的无法承载,表现出一种无处发泄的绝望。诗中提到的“儿向书帏谁问”,暗示着家庭的分离与亲情的缺失,儿子在书房中无从倾诉的孤独感愈加显著。最后两句“孤零。孤零,应掩关雎不咏”不仅反映了诗人在失去亲人后对美好爱情的无奈与绝望,也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离死别时的脆弱与无助,令人心生共鸣,深感痛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愁砌一腔新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像是愁苦累积成墙,难以释怀。
- 万斛千航难盛:比喻诗人的忧伤无法用任何物质来承载,显示出心理的沉重。
- 何处最伤情:在思念中,痛苦的情感难以寻觅寄托。
- 儿向书帏谁问:表现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隔阂,儿子在书房中无从诉说内心的悲伤。
- 孤零。孤零:孤独感的加强,反复的“孤零”使情感更加沉重。
- 应掩关雎不咏:对美好爱情的回忆被掩盖,意味着失去后无法再吟唱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斛千航”,形象地表达无法承载的痛苦。
- 反复:通过“孤零”来强调孤独的情感。
- 对比:将“关雎”的美好与自己的孤独对比,形成鲜明的情感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失去与孤独展开,深刻揭示了亲情的脆弱和生命的无常。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与对幸福生活的无尽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象征着内心的痛苦与思念。
- 航:比喻生命的旅途,承载着过往的记忆与情感。
- 书帏:象征着家庭与知识,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 关雎:象征着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朱中楣
- C. 李白
- D. 杜甫
-
“万斛千航难盛”的意思是:
- A. 船只很多可以承载
- B. 痛苦无法承载
- C. 旅行的乐趣
- D. 无法找到方向
-
诗中提到的“关雎”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
- B. 美好的爱情
- C. 失去的亲人
- D. 哀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
-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朱中楣与李白同样写诗以抒发情感,但李白多以豪放著称,而朱中楣则更显细腻与哀伤。
- 比较《如梦令》与杜甫的《月夜忆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经》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