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梅歌》
时间: 2025-01-19 19:53:52
寇至人远避,寇退人复归。
归来寻旧址,草芜迷荒基。
哀哉住傍梅,清梦常相依。
可怜岁寒心,能识存亡机。
不欲染尘垢,先枯避时虞。
方今向太平,枯干生新枝。
主人修废坠,古梅仍春辉。
俗态分荣瘁,梅心无改移。
如我耐寒友,头白不相违。
梅花自奇绝,世事与古别。
花下独徘徊,似听梅花说。
不愿傍官驿,驿外尘飞多马迹。
几番驿使自南来,南枝折尽花狼藉。
不愿在深宫,蛾眉人去寿阳空。
缤纷檐下花飞片,不上宫妆入草丛。
不愿在西湖,旧时逋仙迹山芜。
可惜暗香疏影处,迩来都是给樵苏。
不愿近东阁,无人更管花开落。
黄昏风雨锁朱门,和羹人伴归沙漠。
但愿开向千岩窟,饕虐冯陵任风雪。
花香只绕处士庐,花飞不点征人骨。
吟翁索笑痴更痴,谁似梅花能识时。
始终不渝含酸味,去就长存调鼎资。
广平铁石笔何在,生死与我深相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识时梅歌
作者: 谢琎 〔宋代〕
寇至人远避,寇退人复归。
归来寻旧址,草芜迷荒基。
哀哉住傍梅,清梦常相依。
可怜岁寒心,能识存亡机。
不欲染尘垢,先枯避时虞。
方今向太平,枯干生新枝。
主人修废坠,古梅仍春辉。
俗态分荣瘁,梅心无改移。
如我耐寒友,头白不相违。
梅花自奇绝,世事与古别。
花下独徘徊,似听梅花说。
不愿傍官驿,驿外尘飞多马迹。
几番驿使自南来,南枝折尽花狼藉。
不愿在深宫,蛾眉人去寿阳空。
缤纷檐下花飞片,不上宫妆入草丛。
不愿在西湖,旧时逋仙迹山芜。
可惜暗香疏影处,迩来都是给樵苏。
不愿近东阁,无人更管花开落。
黄昏风雨锁朱门,和羹人伴归沙漠。
但愿开向千岩窟,饕虐冯陵任风雪。
花香只绕处士庐,花飞不点征人骨。
吟翁索笑痴更痴,谁似梅花能识时。
始终不渝含酸味,去就长存调鼎资。
广平铁石笔何在,生死与我深相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战乱中对梅花的深厚感情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感慨战乱带来的痛苦,人们在敌人来袭时四散奔逃,敌人退去后又回来寻找旧地,却发现满目荒芜。诗人在梅树旁感到悲哀,心中有着清幽的梦境。梅花在寒冷中依然能识别生死存亡的机缘,它不愿被尘世的污垢所染,选择在风雨中枯干以避时艰。现如今,太平的日子来了,梅树在经历过寒冬后重新发芽。主人修整废弃的地方,古梅依旧绽放春辉。世俗的荣华富贵会随时变化,而梅花的心始终不变。诗人自比梅花,尽管年白发苍苍,依然不改初衷。梅花的独特在于它与世事的隔绝,诗人在梅花下徘徊,似乎听见梅花在诉说。诗人不愿在官驿旁边,不愿被尘土和马蹄的踪迹所打扰。几次驿使南来,南边的梅枝已被折断,花瓣满地狼藉。诗人也不愿待在深宫,那里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是飞舞的花瓣,无法入妆。诗人更不愿在西湖,曾经的仙人踪迹如今也已荒芜。可惜暗香疏影的地方,最近只见樵夫的踪迹。诗人不愿靠近东阁,那里无人关注花的开落。黄昏时分,风雨锁住朱门,和羹的人伴随而归。只希望梅花能在千岩洞中盛开,无论风雪如何摧残。花香只环绕在隐士的茅庐,花瓣飘飞却不沾征人的骨骼。吟翁对着梅花,笑着更加痴迷,谁能像梅花那样懂得时机?始终保持着它的酸味,去留之间长存于世。广平的铁石笔在何处,我与生死的交情深厚。
注释:
- 寇:指敌人或强盗。
- 人远避:指人们在敌人来袭时逃避。
- 草芜迷荒基:指旧址被杂草覆盖,荒废不堪。
- 岁寒心:指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
- 可怜:可怜、怜悯。
- 古梅:指老梅树,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俗态:指世俗的荣华富贵的变化。
- 蛾眉:指美丽的女子。
- 暗香疏影:形容梅花的香气和影子。
- 处士庐:指隐士的住处,象征清静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坚韧、纯洁和高雅,常被用来表示隐士的品格。
- 东阁:古代文人常在东阁吟诗作对,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梅花的坚韧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反映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识时梅歌》不仅是对梅花的颂扬,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战乱中经历了人心的涣散与归属的无常,古梅作为坚韧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的开头通过描绘人们在敌人来袭时的逃避与归来,体现了战乱带来的不安与无奈。接着,通过梅花的描写,诗人将自身的心境与梅花的坚韧相结合,表达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梅心无改移”,表现了梅花在变化的世俗中保持自己本色的坚守,象征着诗人对真理与理想的不屈追求。诗人不愿依附于官场,不愿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反而希望在安静的环境中,与梅花为伴,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坚持,具有深远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寇至人远避,寇退人复归: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恐慌与归属感的失落。
- 归来寻旧址,草芜迷荒基: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现状的失落感。
- 哀哉住傍梅,清梦常相依:梅花成为诗人心灵的依靠,与内心的清梦相连。
- 可怜岁寒心,能识存亡机: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坚守,象征对生死机缘的洞察。
- 不欲染尘垢,先枯避时虞:表现了对尘世污垢的拒绝与对时艰的规避。
- 方今向太平,枯干生新枝:经历寒冬后,迎来和平与新的生机。
- 主人修废坠,古梅仍春辉:即便环境变化,古梅依旧焕发春光,象征持久的生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坚韧的品质,象征不屈的精神。
- 拟人:梅花“似听梅花说”,赋予梅花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寇至人远避,寇退人复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坚韧与独立,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理想的追求,强调在变幻无常的世事中,保持自我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与清纯。
- 战乱:象征人生的苦难与变迁。
- 春辉:象征希望与生命的重生。
- 清梦: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寇至人远避”意指什么? A. 人们在敌人到来时逃避
B. 人们在敌人撤退后归来
C. 人们对梅花的依赖 -
“岁寒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梅花的赞美
B. 对寒冷的厌恶
C. 对坚韧品质的敬佩 -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喜欢依附于官场
B. 拒绝被尘世所染
C. 对世俗感到无奈
答案: 1.A,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梅花落》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梅花的独特与坚韧,且在形式上与谢琎的《识时梅歌》有相似之处,但王安石更强调梅花在困境中的美丽与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梅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