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曹溪》

时间: 2025-01-19 20:07:59

道在无生悟者稀,迟来犹得款禅扉。

天开宝地蟠龙象,人自祇园授钵衣。

溪上云霞常映带,山中兰若岁芳菲。

劳劳尘土多年梦,暂向空门学息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曹溪
作者:刘克正 〔明代〕

道在无生悟者稀,
迟来犹得款禅扉。
天开宝地蟠龙象,
人自祇园授钵衣。
溪上云霞常映带,
山中兰若岁芳菲。
劳劳尘土多年梦,
暂向空门学息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理的领悟者少之又少,虽然我来得晚,但仍然能够敲响禅宗的大门。天地之间,如同打开的宝地,神龙环绕,人们在这片圣地上接受教义和法衣。溪水上空云霞常常映照,山中兰花和若草每年都绽放芬芳。经历了尘世的纷扰与梦想的追求,我决定暂时向空门学习,放下所有的执着。

注释

  • :指的是道理或真理,特别是指一种哲学或宗教的思想。
  • 无生:指的是没有生机的状态,这里用来形容对道理的领悟者稀少。
  • 款禅扉:敲开禅宗的门,表示寻求心灵的启迪。
  • 蟠龙象:有如龙的形象,象征着天地的神秘与力量。
  • 祇园:指的是佛教的圣地,这里象征着修行与信仰。
  • 空门:指的是佛教的门,象征放下世俗的尘念,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正,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禅宗的探索而闻名。他的诗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表现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刘克正游览曹溪时所作,曹溪是禅宗的重要发源地,诗中表达了他对禅宗的敬仰和对人生真理的追求,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态。

诗歌鉴赏

《游曹溪》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的前两句“道在无生悟者稀,迟来犹得款禅扉”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与追寻。这里的“无生”表示一种超脱的境界,而“款禅扉”则体现了对禅宗智慧的向往,显示出即使迟到也能获得启迪的信心。

接下来的“天开宝地蟠龙象,人自祇园授钵衣”描绘了曹溪的自然景观与宗教氛围,宝地象征着其珍贵的法理,蟠龙象则传达出一种神秘感,营造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此句不仅体现了自然美,也表现了人们在此处接受教义的庄严与神圣。

“溪上云霞常映带,山中兰若岁芳菲”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悠然与美丽,云霞与兰若相互辉映,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劳劳尘土多年梦,暂向空门学息机”揭示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放下执念、向往宁静的心态,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和对心灵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哲理的结合,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禅宗智慧的崇敬,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在无生悟者稀:表达领悟真理的人极其稀少,暗示寻求真理的艰难。
  • 迟来犹得款禅扉:即使来得晚,也能得到启发,表现出希望与决心。
  • 天开宝地蟠龙象:描绘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象征着智慧与灵性。
  • 人自祇园授钵衣:人们在圣地接受教义,表现出宗教的庄重。
  • 溪上云霞常映带: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象征心灵的安宁。
  • 山中兰若岁芳菲:强调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 劳劳尘土多年梦: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现出疲惫感。
  • 暂向空门学息机:决心学习放下执念,向往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开宝地”隐喻真理的显现。
  • 对仗:如“溪上云霞”与“山中兰若”,增强诗的和谐美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哲理,使诗意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真理和智慧。
  • 蟠龙象:象征神秘与力量。
  • 云霞:象征美丽与宁静。
  • 兰若: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空门:象征心灵的安宁与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 b) 对人生真理的探求
    • c) 对朋友的思念
  2. 诗中提到的“空门”象征什么?

    • a) 世俗的追求
    • b) 心灵的宁静
    • c) 物质的丰盈
  3. 刘克正是哪个时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答案

  1. b) 对人生真理的探求
  2. b) 心灵的宁静
  3. c) 明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王维
  • 《题临安邱司马》 - 林升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游曹溪》均表达了对自然与心灵的思考,但王维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刘克正则更强调对禅宗的追求与精神的超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克正研究》
  • 《禅宗与中国文学》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