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不治笔研奉诏起家是日始草辞免奏旋假书吏于郡题写皆生疏又堂帖趣行三日戒涂偶成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7 09:23: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年尺牍不笺天,一日除书到枕边。
感欲宣心笔无语,恩惭糊口鼎馀饘。
说骖尚恐传音误,书马还思习札便。
烛灺烧残人未寝,却输铃下惬安眠。
白话文翻译:
五年没有写信,今天突然收到信件,放在枕边。
心中感慨想要倾诉,但手中的笔却无从下笔,
心中感到羞愧,连温饱都依赖于这点食物。
担心传话时会出错,写信的马儿也只想写得流利。
烛光渐渐熄灭,我还没有入睡,却宁愿听那铃声伴我入眠。
注释:
- 尺牍:指书信。
- 笺:书写用的纸张。
- 宣心:倾诉心中所思所想。
- 恩惭:感到羞愧于受到的恩惠。
- 糊口:维持生计,吃饭。
- 骖:古时指乘马出行。
- 书马:书信传递的马,意指写信的工具或方式。
- 烛灺:烛火熄灭。
- 铃下:铃声或铃铛的声音。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书信的重视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中提到的“书马”与古代书信的传递方式密切相关,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交往习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君贞,号云溪,宋代诗人,因其诗歌情感细腻,风格独特受到后人推崇。岳珂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岳珂经历了五年没有写信的情况下,突然收到信件,心中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写作的渴望与困惑,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前两句通过“五年尺牍不笺天”和“一日除书到枕边”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书信的渴望与久违的情感宣泄。长时间没有写信使得他对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感到生疏,这种生疏感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对内心情感的忽视。
后两句则通过烛光和铃声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虽然未能安然入睡,但在铃声的陪伴下,内心的焦虑似乎得到了些许安慰。这种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来传达情感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的波动通过日常小事得以体现,展现了宋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年尺牍不笺天:五年里没有写过信,表明时间之久。
- 一日除书到枕边:突然收到书信,感到惊喜与感慨。
- 感欲宣心笔无语:内心想要倾诉,但手中却无从下笔,体现出情感的压抑。
- 恩惭糊口鼎馀饘:感到羞愧,因为生活的艰辛与依赖他人的恩惠。
- 说骖尚恐传音误:担心传话的过程中会出现误解。
- 书马还思习札便:想要提高书信的表达能力,体现出诗人对写作的渴望。
- 烛灺烧残人未寝:烛火已经快熄灭,说明夜深人静,诗人还未入睡。
- 却输铃下惬安眠:宁愿听铃声伴眠,反映出一种孤独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后句之间形成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缺失。
- 意象:烛光和铃声作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
- 拟人:笔无语、书马思等,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书信的缺失与内心的渴望展开,体现了诗人对交流的渴望与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尺牍: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
- 烛光: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夜晚。
- 铃声:象征着内心的安慰与陪伴。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情感表达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尺牍”指的是什么?
- A) 书信
- B) 书籍
- C) 日记
- D) 杂志
-
诗人在诗中有多长时间没有写信?
- A) 一年
- B) 三年
- C) 五年
- D) 十年
-
“感欲宣心笔无语”中,诗人感到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惆怅
- C) 羞愧
- D) 愤怒
答案:
- A) 书信
- C) 五年
- C) 羞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岳珂《五年不治笔研奉诏起家》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个人内心情感的孤独与渴望,但岳珂更注重书信的缺失与表达的困惑,而李白则通过酒与月光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岳珂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