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十二月十七日堂帖被召感恩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7 09:12: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来三径脱尘鞿,两拜除书下玉墀。
圣泽云天何以报,臣心铁石未全衰。
马蹄已负驱车愿,鸿羽难胜渐陆仪。
愿把一犁祝膏泽,康衢击壤乐清时。
白话文翻译:
回到家中,三条小路上尘世的束缚已脱去,
我在玉阶前双膝跪拜,恭敬地呈上我的奏章。
圣恩如同天上的云彩,我该如何来回报?
我这颗铁石般的心志,依然未全然衰退。
马蹄已经承载着我对驱车的愿望,
如同鸿雁的翅膀,也难以超越逐渐稳固的仪式。
我希望能用犁耕祝福丰润的雨露,
在康庄大道上犁地,欢欣鼓舞,享受清明的时光。
注释:
- 三径:指的是小路,古代文人常以小路象征隐逸的生活。
- 尘鞿:尘世的束缚,鞿是束缚的意思。
- 玉墀:指的是皇帝的阶位,象征着王权和圣明。
- 圣泽:指的是圣明的恩泽。
- 臣心铁石:形容心志坚定。
- 马蹄:象征行程和愿望的实现。
- 鸿羽:鸿雁的羽毛,象征着高飞和远行。
- 康衢:指的是平坦宽敞的大路。
- 击壤:指的是用锄头耕作,象征丰收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约1180年-约1240年),字景行,号涧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风格清新隽永,常常融入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岳珂被召回朝后的感恩之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圣明之治的感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展现出他作为臣子的忠诚与责任感。
诗歌鉴赏:
此诗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君主的感恩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开篇“归来三径脱尘鞿”,表明作者回归故土,心中一片宁静,与世俗的纷扰隔绝。接下来的“圣泽云天何以报”,表露出他对君主恩惠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责任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的忠诚。
“臣心铁石未全衰”是对自己心志的坚定自信,表明他虽身处平凡之境,但内心对国家的忠诚不减。接着“马蹄已负驱车愿”,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盼与追求,彰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愿把一犁祝膏泽,康衢击壤乐清时”,不仅是对农业丰收的祝愿,也象征着对国家安定繁荣的希冀。整首诗情感真挚,思想深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来三径脱尘鞿:回到家中,三条小路上尘世的束缚已脱去,象征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两拜除书下玉墀:以双膝跪拜的方式,表达对皇权的尊重和对君主的感恩。
- 圣泽云天何以报:对圣明恩泽的感激,表达自己无以回报的心情。
- 臣心铁石未全衰:强调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心志坚定。
- 马蹄已负驱车愿:表达对未来的愿望和追求,象征积极进取的精神。
- 鸿羽难胜渐陆仪:比喻鸿雁的高飞也无法超越渐渐稳固的仪式,表达对现实的认识。
- 愿把一犁祝膏泽:希望能通过耕作带来丰润的雨露,象征对丰收的期盼。
- 康衢击壤乐清时:描绘了在康庄大道上耕作的欢乐场景,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鸿羽”比喻远行的愿望。
- 对仗:如“归来三径”与“愿把一犁”,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玉墀”象征皇权的尊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感恩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君主的感激以及对国家繁荣的美好向往,表达了忠诚于国家、热爱生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径:象征隐逸与宁静。
- 玉墀:象征皇权与尊重。
- 马蹄:象征愿望与追求。
- 犁:象征耕作与丰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归来三径脱尘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金钱的渴望 -
“圣泽云天何以报”中的“圣泽”指什么? A. 大自然的恩泽
B. 君主的恩惠
C. 朋友的帮助
D. 家庭的温暖 -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B. 对国家的感恩与期盼
C. 对爱情的追忆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比较岳珂的《己亥十二月十七日堂帖被召感恩二首 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皆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岳珂更侧重于对国家的感恩与责任感,而陶渊明则强调个人的隐逸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岳珂相关的传记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