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卫生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卫生草草昧周防,小郡无医自处方。
采下菊宜为枕睡,碾来芎可入茶尝。
身因病转添萧飒,人到衰难再盛强。
旧喜读书今亦懒,铜炉慢炷一铢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偏远的地方,医疗条件差,乡间小镇没有医生,只能靠自己开处方。可以采摘菊花作为枕头,磨成粉的芎荑可以泡茶品尝。由于身体因病而逐渐衰弱,人到老年难以恢复昔日的强健。以前喜欢读书,如今却变得懒惰,铜炉里慢慢焚烧着一铢香。
注释
- 卫生:本指“健康”,此处用作诗题,暗指与健康相关的方方面面。
- 草草:草率、简单。
- 昧:不明、不清楚。
- 周防:周围的防护,指偏远或封闭的地方。
- 小郡:小县城。
- 自处方:自己开药方。
- 菊:菊花,古代常用作药材和食材。
- 芎:指芎荑,常用作药材。
- 萧飒:形容清冷的样子,指身体的衰弱。
- 铜炉:用铜制成的香炉。
典故解析
- 菊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长寿,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采下菊”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关注以及对健康的追求。
- 读书:古代文人常以读书为乐,诗中提到的“旧喜读书今亦懒”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状态的自嘲和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静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政治上也有一定影响。他的诗风清新,内容常涉及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面临个人健康衰退、社会动荡的双重困扰,表达了对健康和生命的无奈感受。
诗歌鉴赏
《卫生》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健康的反思与感慨。开篇讲述了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既揭示了环境的局限,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无奈。诗人通过采菊、磨芎的细节描绘,展示了他寻找健康的努力与思考,体现了对传统医药的重视。
在诗的中段,诗人以“身因病转添萧飒,人到衰难再盛强”表达了自身病痛带来的身心疲惫,深刻地揭示了人到老年,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规律。这一段落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
结尾处,诗人提到“旧喜读书今亦懒”,这是对自己曾经热爱学习的反思,表达了因疾病而产生的消沉心态。这种自我感慨让整首诗更具人情味,令人倍感亲切。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健康状况,也反映了社会的医疗条件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刘克庄通过这首诗,将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卫生草草昧周防:在偏远地区,医疗条件差,难以得到专业治疗。
- 小郡无医自处方:小县城中没有医生,只能依靠自己开处方。
- 采下菊宜为枕睡:可以采摘菊花用作枕头,暗示寻找自然的安慰。
- 碾来芎可入茶尝:磨成粉的芎荑可以泡茶,体现对传统药材的依赖。
- 身因病转添萧飒:因病而感到身体日渐衰弱。
- 人到衰难再盛强:人到了老年,难以恢复昔日的强健。
- 旧喜读书今亦懒:曾经热爱读书,如今却变得懒惰。
- 铜炉慢炷一铢香:在香炉中慢慢焚烧香,反映出一种沉静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身因病转添萧飒,人到衰难再盛强”,表现出对比与对称之美。
- 比喻:通过“采菊”、“碾芎”等意象,表达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中心思想在于对健康状态的反思与对自然疗法的认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我状态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健康与长寿,代表自然的疗愈力量。
- 芎荑:象征传统医学,体现对自然药材的依赖。
- 香炉: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采下菊”是用作什么的? A. 药材
B. 枕头
C. 食物
D. 装饰 -
诗人对自己的状态感到怎样? A. 高兴
B. 无奈
C. 忧虑
D. 兴奋 -
“铜炉慢炷一铢香”中的“铜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内心的宁静
C. 社会地位
D. 健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与健康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之美,反映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卫生》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刘克庄更强调个人健康的无奈,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汇编了宋代诗人的作品,包含刘克庄的多首诗作。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对古诗词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读,适合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