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元祐党籍碑》

时间: 2024-09-19 21:24:22

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如刑。

稍宽末后因奎宿,暂仆中间得彗星。

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范要调停。

书生几点残碑泪,一吊诸贤地下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岭外瘴魂多不返,
冢中枯骨亦如刑。
稍宽末后因奎宿,
暂仆中间得彗星。
蚤日大程知反覆,
莫年小范要调停。
书生几点残碑泪,
一吊诸贤地下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岭外的瘴气令人难以返回,连冢中的枯骨也如同遭受刑罚。稍微宽松一些的日子因为星宿的影响,偶尔在其中仆倒,却又能看到彗星的出现。早晨的阳光明朗,预示着日月的反复无常,年轻的小范(范仲淹)也想要调和这些纷争。书生在残碑前流下几滴泪水,向地下的诸位贤士表达哀思。

注释:

  • 瘴魂:指因瘴气而死去的灵魂。
  • 冢中枯骨:古代坟墓中的尸骨,象征死亡。
  • 奎宿:指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与命运相关。
  • 彗星:天象的一种,象征着变化与不确定。
  • 残碑:这里指古老的碑刻,可能是对历史的追溯。
  • 诸贤:指历史上的贤士,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

典故解析:

  • 瘴气:古代中国南方多湿热地区,因环境导致疾病和死亡,常引申为对生命的威胁。
  • 小范:指范仲淹,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提及他可能是在借代其政治理想或作为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生于1187年,卒于1269年。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常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感和对现实的关注。刘克庄在文学上追求真切的情感表达,注重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创作背景:

《观元祐党籍碑》作于元祐年间,正值宋代政治动荡、士人群体面临困境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岭外瘴气和冢中枯骨的描写,展现了生死之间的无常与悲凉。诗中“瘴魂”和“枯骨”交替出现,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仿佛在提醒后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历史的反思。随后,诗人提到奎宿和彗星,象征着命运的无常,表现了对未来的思考与不安。尤其是“书生几点残碑泪”的句子,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贤士的哀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沉重而深邃的,虽有对历史的追忆,但也渗透着对社会动荡的无力感和对前贤的敬仰。通过这些意象的交织,刘克庄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结合,展现了他对于时代的敏锐观察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岭外瘴魂多不返:岭外的瘴气使得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无法返回故土。
  2. 冢中枯骨亦如刑:即使在冢中,尸骨也似乎承受着某种惩罚,表现出生命的脆弱。
  3. 稍宽末后因奎宿:在某个时刻,由于星宿的影响,情况稍有好转。
  4. 暂仆中间得彗星:偶尔在这个过程中心中迷惘,却又能见到彗星的出现,象征着希望。
  5. 蚤日大程知反覆:清晨的阳光照耀,预示着时间的循环与变化。
  6. 莫年小范要调停:年轻的小范(象征理想与正义)也希望能调和纷争。
  7. 书生几点残碑泪:书生在古老的碑前流下泪水,表达对历史的哀悼。
  8. 一吊诸贤地下灵:向那些埋葬在地下的贤士致以吊唁,表现对他们的追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冢中枯骨亦如刑”,用刑罚比喻死亡的悲惨。
  • 对仗:如“稍宽末后因奎宿,暂仆中间得彗星”,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瘴魂、冢中枯骨、彗星等意象,构成了丰富的历史与自然的对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古代贤士的怀念,反映出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瘴魂:象征着死亡与苦难,警示生者珍惜生命。
  • 冢中枯骨:代表历史的沉淀与人们对逝去的惋惜。
  • 奎宿与彗星:象征命运的变化与不确定性,表现出对未来的思考。
  • 残碑:历史的见证,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个词语指的是因瘴气而死去的灵魂? A. 冢中 B. 瘴魂 C. 残碑

  2. “书生几点残碑泪”中的“书生”指的是? A. 刘克庄 B. 范仲淹 C. 不特指

  3. 诗中的“奎宿”主要象征着? A. 死亡 B. 命运 C. 希望

答案:

  1. B. 瘴魂
  2. C. 不特指
  3. B. 命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反思,但更加集中于家国情怀。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强调活在当下的豪情,风格较为洒脱。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词与历史:从唐宋到明清的诗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