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玉堂西红粉楼,楼中思妇忆凉州。
咸阳桥上三年梦,回乐峰前万里愁。
秦地烟花明月夜,胡天沙草白云秋。
离魂不识金微路,愿逐交河水北流。
白话文翻译:
在碧玉堂的西边,有一座红粉楼,楼中的思妇在怀念凉州。
在咸阳桥上,她做了三年的梦,在回乐峰前,她的愁绪如万里般绵长。
在秦地的烟花明月之夜,胡地的沙草在白云映衬下显得格外苍凉。
她的离魂不识通往金微的路,只希望能顺着交河水向北流去。
注释:
- 碧玉堂:指的是一种华丽的建筑,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 红粉楼: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楼阁,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居所。
- 思妇:思念丈夫的女子,这里表现出她的孤独与思念。
- 凉州: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是思妇思念的地方。
- 咸阳桥:指历史上咸阳的桥,代表着离别与思念。
- 万里愁:形容思妇的愁苦深重。
- 秦地:指秦朝的土地,亦即今陕西一带。
- 胡天:指的是北方的胡人地区,常与苦寒、荒凉相联系。
- 离魂:离开的灵魂,表现出思妇的孤独与无助。
- 金微路:古代通往金微(今华北地区)的小路,象征着归途。
- 交河:古河流,象征着流动与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徵舆,清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被后人所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情感细腻,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思妇的视角,抒发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出战乱带来的离愁别恨。
诗歌鉴赏:
《古意》通过思妇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爱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切的情感和浓厚的乡愁。全诗以碧玉堂的红粉楼为引,描绘了一位思妇在华丽的楼阁中孤独地思念着远方的凉州。咸阳桥象征着她与爱人之间的距离,三年的梦境与万里的愁苦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思妇内心的煎熬与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秦地的烟花明月夜与胡天的沙草白云,进一步渲染了思妇的孤独感。尤其是“胡天沙草白云秋”,展现出一种苍凉的自然景象,与思妇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呼应她内心的失落与悲哀。
最后两句“离魂不识金微路,愿逐交河水北流”,则更是将思妇的思念推向高潮。她的灵魂已经迷失在了无边的思念中,只希望能如同交河水般奔流不息,寻找那已逝去的爱情与归属。这种对爱的追寻与对故乡的渴望,反映出人类在时间与空间面前的脆弱与无奈,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玉堂西红粉楼:描绘环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 楼中思妇忆凉州:引入思妇,表明情感主题。
- 咸阳桥上三年梦:时间的沉淀,梦境的反复。
- 回乐峰前万里愁:愁苦的空间感,情感的深度。
- 秦地烟花明月夜:背景描写,渲染气氛。
- 胡天沙草白云秋:自然与情感的对比,构建孤独感。
- 离魂不识金微路:灵魂的迷失,象征归途的遥远。
- 愿逐交河水北流:对爱的渴望与追寻,情感的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离魂”比喻思妇的心境,增强情感。
- 对仗:如“万里愁”与“明月夜”,增强韵律感。
- 排比: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增强孤独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思妇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故乡与爱情的思念,以及在动荡社会中人们内心的无奈与渴望。
意象分析:
- 碧玉堂: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回忆。
- 红粉楼:代表女子的柔美与情感的深邃。
- 咸阳桥: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交织。
- 回乐峰:引发对昔日快乐的回忆。
- 烟花明月:代表美好的夜晚,但也映衬出孤独。
- 交河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不变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玉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华丽的建筑
B. 思念的地点
C. 伤感的回忆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咸阳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别与思念
B. 旅行的快乐
C. 战乱的悲哀
D. 友谊的温暖 -
诗中“愿逐交河水北流”中的“交河水”象征着什么? A. 不归的爱
B. 思念的流淌
C. 归属与希望
D. 失去的时间
答案:
- D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为直接。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思念的情感上更为深沉,背景也更为悲怆。
解读:尽管主题相似,但不同的诗人通过各自的风格与情感深度,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