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1-01 14:14: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先生拟把衣冠挂,稚子能操杖履从。
叔夜只堪伴鱼鸟,子云何至况蛇龙。
豹皮尚欲留名死,鸡肋安知与怒逢。
老去自鸣还自止,篑桴何敢间金钟。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打算把衣服和帽子挂起,年幼的孩子竟然能够拿着拐杖跟随。
叔夜(指叔夜子)只适合陪伴鱼儿和鸟儿,而子云(指子云子)怎能与蛇龙相提并论?
豹皮还想要留名于死后,而鸡肋又怎么会知道与愤怒相逢?
年老的人自鸣自止,难道篑桴(竹筒)敢来打扰金钟?
注释:
-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此处指代士人身份的象征。
- 稚子:幼小的孩子,代表纯真和无邪。
- 叔夜:指叔夜(古代名人),象征与自然界的和谐。
- 子云:指孔子弟子,象征智慧与深远的见识。
- 豹皮:指豹子的皮,古时象征勇猛与威名。
- 鸡肋:比喻无用之物,表示对待某事的无奈和无力感。
- 篑桴:竹筒,古时用于盛水或食物的器具,象征平凡与渺小。
- 金钟:象征高贵与尊严,通常指代高尚的理想或目标。
典故解析:
- 叔夜:古代名士,常被用来比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人。
- 子云:指孔子弟子,常在文人中提及,象征学识与智慧。
- 豹皮与鸡肋:分别代表名声与实用性,反映了人们在生死之间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生于1050年,卒于1120年,以其沉稳的风格和对时事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入探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之际,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表达了对人生、名利与内心平静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与内心的反思。开篇提到“衣冠”和“稚子”,传递出一种对纯真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社会中名利的厌倦。接下来,诗人通过“叔夜”和“子云”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表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真正的智慧在于与自然的融合。后两句则通过“豹皮”和“鸡肋”的比喻,揭示了诗人对名声的淡然和对生活本质的领悟,强调了人应当追求内心的平和,而非外在的繁华。整首诗在意象丰富的同时,情感深沉,表现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拟把衣冠挂:这句表明诗人对士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暗示对世俗名利的放弃。
- 稚子能操杖履从:孩子的纯真与无邪,反衬出成年人的复杂与困惑。
- 叔夜只堪伴鱼鸟:强调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表明诗人对名士的价值观的质疑。
- 子云何至况蛇龙:通过比喻,强调真实智慧远比虚妄的追求重要。
- 豹皮尚欲留名死:名声的追求往往是徒劳的,暗示对名利的无奈。
- 鸡肋安知与怒逢:无用之物难以与愤怒相提并论,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困惑。
- 老去自鸣还自止:老年人应当自我反思与停止追逐名利。
- 篑桴何敢间金钟:质疑平凡之物如何敢于干扰高尚的追求,表现出对理想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鸡肋”与“愤怒”相提并论,生动地表达出无奈的情感。
- 对比:通过“叔夜”与“子云”的对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的意义,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自然与真实智慧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冠:象征身份与地位。
- 稚子:象征纯真与无邪。
- 豹皮:象征名声与勇气。
- 鸡肋:象征无用与无奈。
- 金钟:象征高尚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稚子”指代什么? a) 成熟的人
b) 年幼的孩子
c) 老年人 -
“叔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名利
b) 自然和谐
c) 复杂的社会关系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c) 对他人的看法
答案:
- b) 年幼的孩子
- b) 自然和谐
- b) 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王之涣: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欣赏。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其十》: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热爱,但《登高》更侧重于对时光的感慨,而《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其十》则在名利与内心平和之间的探讨上更为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