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时间: 2025-01-01 14:45:37

每嘲介甫行新法,常恨欧公不读书。

浩叹诸刘今已矣,路傍乔木日凋疏。

意思解释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每嘲介甫行新法,常恨欧公不读书。浩叹诸刘今已矣,路傍乔木日凋疏。

白话文翻译:

每次嘲笑介甫(指苏轼)推行的新法,常常感到遗憾的是欧公(指欧阳修)不再读书。感慨诸刘(指刘长卿、刘禹锡)如今的盛况已经消逝,路边的乔木在日光下逐渐凋零,显得稀疏。


注释:

  • 介甫:苏轼的字,意指他推行的新政措施。
  • 欧公:指欧阳修,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强调他对文学的追求。
  • 浩叹:感叹、叹息。
  • 诸刘:指代刘长卿、刘禹锡等诗人,寓意对过去辉煌的追忆。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着过去的繁荣与如今的凋零。

典故解析:

  • 介甫与欧公:苏轼和欧阳修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深刻影响了后世。诗中提到的“新法”与“读书”暗示了对当时政治及文化环境的关注和批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宗孟,号景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感,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文化变革之际,作者在旅途中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文学巨匠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当代社会的失望与无奈。开头两句提及苏轼与欧阳修,显示出对他们的钦佩与对当今政治的嘲讽,暗示当今的政权与文化政策的失败。诗中“浩叹诸刘今已矣”,不仅仅是对古人的追忆,更是对当代文人境遇的感慨。最后一句“路傍乔木日凋疏”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古今文化的深刻反思,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现实的失望,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每嘲介甫行新法:每次都在嘲笑苏轼推行的新政策,表现出对新政的不满。
  2. 常恨欧公不读书:时常感到遗憾,欧阳修若在世,必能读书明理,暗指当今文人缺乏修养。
  3. 浩叹诸刘今已矣:感叹刘长卿、刘禹锡等人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4. 路傍乔木日凋疏:描绘路边的树木在阳光下逐渐凋零,象征着繁荣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乔木的凋零比喻为文化的衰退。
  • 对比:古人和今人的对比,突显时代的变化和文化的断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文学成就的怀念,揭示了对当代文化和政治的失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文化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介甫:象征着智慧与政治理想。
  • 欧公:代表着文学与文化的高度。
  • 乔木:象征着生机与繁荣的衰退,反映时代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介甫”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王安石
    • B. 苏轼
    • C. 李白
  2. 诗中“浩叹诸刘”中的“诸刘”指代的是哪位诗人?

    • A. 刘长卿
    • B. 刘禹锡
    • C. 以上都是
  3. “路傍乔木日凋疏”描绘了什么意象?

    • A. 繁荣
    • B. 衰败
    • C. 再生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刘克庄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