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兴化赵令君二首》

时间: 2025-01-01 14:41:48

自古名高众责全,几人齎恨到重泉。

世传戆叟难□节,士谓周侯惜末年。

扶电骏翻成跛鳖,鸣阳凤化作寒蝉。

嗟予景薄崦嵫矣,临履渊冰尚凛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古名高众责全,几人齎恨到重泉。
世传戆叟难节,士谓周侯惜末年。
扶电骏翻成跛鳖,鸣阳凤化作寒蝉。
嗟予景薄崦嵫矣,临履渊冰尚凛然。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名声显赫的人总是承担着众人的苛责,几个人能够把怨恨带到重泉(即死后)。世间传言,傻人难以节制,士人们则说周公在晚年时感到惋惜。扶助骏马却变成了跛鳖,鸣叫的凤凰却化作寒蝉。唉,我的生涯如同薄雾笼罩的山岚,走近深渊时冰面依然冷峻。

注释:

  • 名高众责全:声名显赫的人通常承受众人的苛责。
  • 齎恨:带着怨恨。
  • 重泉:指死后的归宿,重泉即阴间。
  • 戆叟:指傻人,常用于形容愚笨。
  • 周侯:周公,指周朝的杰出政治家。
  • 扶电骏:扶持骏马,象征着有才能的人。
  • 跛鳖:形容失去力量的状态。
  • 鸣阳凤:指鸣叫的凤凰。
  • 寒蝉:指衰弱或失落的状态。
  • 景薄:生涯短暂、前途渺茫。
  • 崦嵫:山岚的意思,形容环境的幽暗。
  • 临履渊冰尚凛然:走近深渊时,冰面依然冷峻,形容面对危险时的严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刚,号贞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生于1155年,卒于1225年。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刘克庄在诗歌创作中关注社会现实,常常借古喻今,表达对时局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古人事迹的反思,表达了对名利、权力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和兴化赵令君二首》以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名利与责任的哲理思考。诗的开头设定了一个古今对照的背景,指出名声显赫的人往往承受着来自他人的苛责,这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性深度的探讨。接下来的几句提到“戆叟”和“周侯”,从愚昧与智慧的对比中,折射出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与无奈。

“扶电骏翻成跛鳖”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从高峰跌落至低谷的悲惨境遇,显示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捉摸。接着“鸣阳凤化作寒蝉”,则形象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给人以深深的惋惜之感。这种失落与悲哀贯穿全诗,令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两句“嗟予景薄崦嵫矣,临履渊冰尚凛然”则是诗人自我反思的升华,表达出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坚韧。尽管前途渺茫,但面对挑战时依然保持一份冷峻与清醒。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度,使得整首诗具有了广泛的共鸣,触动人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古名高众责全:表明名声高的人往往背负众人的期望与责任。
  • 几人齎恨到重泉:反映出人们对名声的诟病与对后世的怨恨。
  • 世传戆叟难节:揭示世事的无奈,傻人难以把握节制。
  • 士谓周侯惜末年:士人对周公晚年的惋惜,暗示对理想的追求。
  • 扶电骏翻成跛鳖:比喻经过努力却未能如愿,形象生动。
  • 鸣阳凤化作寒蝉:象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情感深邃。
  • 嗟予景薄崦嵫矣:自我感慨,生命如薄雾,前景渺茫。
  • 临履渊冰尚凛然:面对危险时,依然保持冷静与坚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扶电骏翻成跛鳖”形象地表达失落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鸣阳凤化作寒蝉”,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照的方式,探讨了名利、责任与个人命运的主题,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理想失落的叹息,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高:象征声望与责任。
  • 重泉:象征归宿与忏悔。
  • 戆叟:象征愚昧与无知。
  • 寒蝉:象征失落与凋零。
  • 渊冰:象征危险与冷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泉”指的是什么? A. 生命
    B. 死后归宿
    C. 富贵
    D. 名声

  2. “扶电骏翻成跛鳖”中“跛鳖”比喻什么? A. 高贵
    B. 无能
    C. 失落
    D. 愚笨

  3. 诗中“嗟予景薄”的意思是什么? A. 人生短暂
    B. 风光无限
    C. 遇事顺利
    D. 生活富足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但更侧重于对时局的抒发。
  • 李白《将进酒》:着重于面对人生的豪迈与洒脱,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