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乐 其二 又咏红鹦鹉》
时间: 2025-01-04 07:52: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奇毛,难自秘,时乐名闻。
记湘州尚炳遗文。
体金精,含火德,羽翼缤纷。
秦宫入后,锁深笼一片红云。
想玉壶,曾浴处,色染灵芸。
正翩翩琥珀缨裙。
语分明,情婉转,报主恩勤。
春多忆侣,喜丹丘赤凤为群。
白话文翻译
这只红鹦鹉的羽毛更为奇特,难以隐秘,其乐趣和名声在时下广为人知。
我还记得湘州的尚炳遗留下来的文才。
它的身躯如金般精致,蕴含着火的特性,羽翼如彩云般纷繁。
入秦宫后被锁在深笼中,笼中却是一片红霞。
我想起那玉壶,曾经沐浴的地方,色彩染上了灵动的云彩。
如今它翩翩而舞,像琥珀做的缨裙。
它的声音清晰,情感柔婉,报答主人的恩情勤恳。
春天多想念伴侣,喜爱那丹丘上的赤凤群。
注释
- 更奇毛:更为奇特的羽毛。
- 时乐名闻:在当时非常快乐,名声显赫。
- 湘州尚炳:指湘州的尚炳,著名的文人。
- 体金精,含火德:形容鹦鹉的身体如金般精致,内含火的特性。
- 秦宫:古代宫廷,象征权威和奢华。
- 锁深笼:被禁锢在笼中,象征失去自由。
- 玉壶:一种美丽的器物,象征高雅与纯洁。
- 琥珀缨裙:比喻鹦鹉的羽毛如琥珀般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字秉文,号云庵,晚号静庵,著有《云庵诗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关注自然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情感的追求,作者通过对红鹦鹉的描写,寄托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于飞乐 其二 又咏红鹦鹉》是董元恺对鹦鹉生动形象的刻画,诗中不仅展现了鹦鹉的美丽与自由,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束缚与离别的感慨。开篇提及鹦鹉的羽毛,强调其独特的美感,暗示其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接着,诗人回忆湘州的尚炳,展现出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
“秦宫入后,锁深笼一片红云”,这一句充满了隐喻,鹦鹉的美丽被禁锢在笼中,象征着在权力与奢华背后,生命的自由受到压制。后面提及的“玉壶”和“琥珀缨裙”,则是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突显了生命的灵动与多彩。最终,诗人以“春多忆侣”收尾,表露出对伴侣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更奇毛,难自秘,时乐名闻:鹦鹉的羽毛更加奇特,隐藏不住其美丽,在当时名声显赫。
- 记湘州尚炳遗文:提到湘州的文人尚炳,表明对文化的尊重。
- 体金精,含火德,羽翼缤纷:鹦鹉身形如金,内含火的品质,羽毛色彩斑斓。
- 秦宫入后,锁深笼一片红云:被关在笼中的鹦鹉,笼中似乎满是红色的云彩,象征着美丽与束缚。
- 想玉壶,曾浴处,色染灵芸:想起美丽的玉壶,和曾经沐浴的地方,色彩如灵动的云彩。
- 正翩翩琥珀缨裙:鹦鹉如琥珀般美丽,舞动的姿态如同缨裙飘舞。
- 语分明,情婉转,报主恩勤:鹦鹉的声音清晰,情感柔和,回报主人的恩情。
- 春多忆侣,喜丹丘赤凤为群:春天时多怀念伴侣,喜爱那丹丘上的赤凤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鹦鹉的羽毛比作红云,展现其鲜艳与美丽。
- 拟人:鹦鹉有情感,能够“报主恩勤”。
- 对仗:如“语分明,情婉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鹦鹉为主线,结合对美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伴侣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感伤。
意象分析
- 红鹦鹉:象征美丽与自由,代表了生命的灵动。
- 金精与火德:象征珍贵与热情,暗示鹦鹉的特性。
- 秦宫与深笼:象征权力与束缚,暗示对自由的渴望。
- 玉壶:象征高雅与纯洁,代表诗人的审美追求。
- 春天: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暗示对伴侣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红鹦鹉的羽毛在诗中比喻为什么? A. 红云
B. 玉壶
C. 琥珀 -
诗中提到的湘州尚炳是? A. 一种鸟
B. 一个文人
C. 一个地方 -
诗人对鹦鹉的态度是? A. 赞美与向往
B. 忽视
C. 憎恨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鹦鹉歌》:同样以鹦鹉为题材,表达对自由与美的向往。
- 《春望》:借春天表达对生命与美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孤独与自由的感受,与董元恺对鹦鹉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具哲理性,后者则专注于生命之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作者:王某某,出版社:某出版社。
- 《古诗词鉴赏辞典》,编者:某某,出版社: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