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就九日饮,旋炊三斗醅。
今朝不一醉,坐客有空回。
白发何须吝,黄花恨晚开。
问知瓶未罄,相劝尽余杯。
白话文翻译:
想要在重阳节饮酒,会先煮三斗酒。
今天若不痛痛快快地喝一醉,坐在这里的朋友们就都要空手而归。
白发又有什么好吝惜的,黄花(菊花)开得晚,何必为此感到遗憾?
问问大家,酒瓶还没有空,大家一起劝酒,尽情地喝完剩下的酒吧。
注释:
- 欲就:想要。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三斗醅:指三斗酒,醅为酒的意思。
- 今朝:今天。
- 不一醉:不痛快地喝醉。
- 坐客:指来坐的朋友。
- 白发何须吝:老了有什么好吝惜的。
- 黄花:指菊花,象征重阳节。
- 恨晚开:恨它开得太晚。
- 问知瓶未罄:问大家酒瓶还没有空吗。
- 相劝尽余杯:劝大家把剩下的酒喝完。
典故解析:
重阳节,又称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古代的“阳气”概念,象征长寿和吉祥。诗中提到的“白发”与“黄花”相互对照,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以诗文著称,擅长散文和议论文,曾任职于朝廷。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呼唤朋友们在节日里痛快地畅饮,借以宣泄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九日三首》展现了苏辙对重阳节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哲思。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饮酒的场景,引导读者思考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开篇的“欲就九日饮”便明确了时空背景,紧接着提到的“旋炊三斗醅”则传达了节日的热闹气氛。诗人借助饮酒来表达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
“白发何须吝,黄花恨晚开”一句,借黄花(菊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白发的出现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必惋惜生命的短暂,因而鼓励大家尽情畅饮,享受生活。
最后一句“问知瓶未罄,相劝尽余杯”,则是对友人的呼唤,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把握。整首诗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透出一丝伤感,展示了苏辙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欲就九日饮:表达了诗人想要在重阳节饮酒的愿望。
- 旋炊三斗醅:描绘了准备酒的情景,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 今朝不一醉:强调了今天如果不痛快地喝醉,朋友们会空手而归。
- 白发何须吝:反思人生,认为白发并不可惜。
- 黄花恨晚开:借菊花的晚开寓意时间的宝贵。
- 问知瓶未罄:询问酒瓶是否已经空,传达出一种期待。
- 相劝尽余杯:劝大家把剩余的酒喝完,呼唤友谊。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发何须吝,黄花恨晚开”体现了对仗的工整。
- 象征:黄花象征着重阳节的菊花,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反问:通过“问知瓶未罄”来增强语气,呼唤朋友们一起饮酒。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珍惜生活、享受当下的主题,呼应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可贵。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着衰老和人生的无常。
- 黄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酒:象征着友情、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
B. 重阳
C. 春节 -
“白发何须吝”中的“吝”意思是? A. 爱惜
B. 拒绝
C. 讨厌 -
诗人希望朋友们如何对待酒? A. 分享
B. 拒绝
C. 轻视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苏辙《九日三首》与杜甫《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友情的珍惜,但苏辙更侧重于节日的欢快气氛,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孤独和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