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住湖干客,春来处处幽。
好山皆入座,远树不遮楼。
乳燕频窥砚,闲鱼自上钩。
短蓑垂钓者,画里独移舟。
白话文翻译:
我在湖边小住,春天来临时处处显得幽静。
美丽的山景尽收眼底,远处的树木并不遮挡我的楼房。
小燕子频频地窥视我的砚台,闲暇的鱼儿自己上钩。
穿着短蓑衣的钓者,仿佛在画中独自划船。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住:暂时居住。
- 湖干:湖边。
- 幽:幽静,宁静。
- 好山:美丽的山。
- 入座:坐落,指美丽的山景如同坐在座位上。
- 不遮楼:不遮挡我的楼房。
- 乳燕:指刚孵化的小燕子。
- 窥砚:偷偷看砚台。
- 闲鱼:闲散的鱼。
- 自上钩:自愿上钩,形容鱼儿主动上钩。
- 短蓑:短的蓑衣。
- 垂钓者:钓鱼的人。
- 画里:如同在画中一样。
- 独移舟:独自划船。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乳燕频窥砚”可以看作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象征,代表了春天的到来和生物的活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惠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展现田园风光,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居住在湖边,春天的景色让他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诗歌鉴赏:
《五湖村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画卷,诗人在湖边小住,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描绘了周围幽静的环境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开篇的“小住湖干客,春来处处幽”便将读者带入那宁静的氛围,湖边的生活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诗意和美好。
接下来的“好山皆入座,远树不遮楼”则展示了美丽的山景和开阔的视野,诗人以极简的笔触描绘出自己的居所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里的“入座”一词,生动地形容了山水的布局,仿佛山水都是为诗人所坐落的座椅,令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
而“乳燕频窥砚,闲鱼自上钩”,则在描写自然生机的同时,突出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小燕子和闲鱼的描写,给人以活泼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快乐与自由。最后一句“短蓑垂钓者,画里独移舟”,诗人通过钓者的形象,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仿佛他正沉浸于自然的画卷中,享受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住湖干客:表示诗人暂时居住在湖边,暗示一种流浪者或隐士的生活状态。
- 春来处处幽:春天来临,周围环境变得幽静而美丽,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 好山皆入座:美丽的山景都仿佛在为诗人提供座位,强调自然的美好。
- 远树不遮楼:远处的树木不会遮挡视线,表现开阔的视野和清晰的环境。
- 乳燕频窥砚:小燕子频繁地探头看砚台,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泼。
- 闲鱼自上钩:鱼儿自愿上钩,表现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 短蓑垂钓者:描绘穿着短蓑衣的钓鱼者,营造出一种田园的意境。
- 画里独移舟:形容钓者仿佛在画中独自划船,突显出一种恬静的生活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画里”形容钓者的生活状态,增强了意境的美感。
- 拟人:小燕子“窥砚”使得自然生物具有人性,增添了情趣。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均衡,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田园生活展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表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情感基调,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象征宁静与悠闲的生活。
- 山:代表自然的壮美与雄伟。
- 燕: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活力。
- 鱼:象征闲适与乐趣。
- 蓑衣:代表渔夫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个季节描述了他的生活环境?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下面哪个意象不出现在诗中?
- A. 小燕子
- B. 远树
- C. 大海
- D. 钓者
-
诗中“好山皆入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安宁
- C. 忧伤
- D. 愤怒
答案:
- C. 春天
- C. 大海
- B. 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朱自华《春日》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但惠沛的《五湖村舍》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闲适,而王维则更多展现秋天的宁静与思考。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