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草亭作
金至元 〔清代〕
屈曲草亭入,萧疏远市哗。
画栏斜抱石,翠幌薄笼纱。
境僻蜗黏壁,林香蜂报衙。
此间尘事少,一卷诵楞伽。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草亭,亭子曲折地通入,周围的环境显得非常清幽,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画栏斜倚在石头上,绿纱轻轻笼罩。这里的环境偏僻,像蜗牛一样贴着墙壁,树林的香气中,蜜蜂似乎在向衙门报信。在这个地方,世俗的琐事很少,手中一卷《楞伽经》正安静地诵读。
注释:
- 屈曲:弯曲的样子,形容小路的曲折。
- 草亭:用草搭建的亭子,指一种简易的休息场所。
- 萧疏:形容环境清幽、空旷。
- 画栏:用以装饰的栏杆,带有画工的栏杆。
- 翠幌:绿色的帷幔,形容亭子的装饰。
- 蜗黏壁:蜗牛爬在墙壁上,形容环境的偏僻静谧。
- 林香:树林中散发的香气。
- 蜂报衙:蜜蜂飞翔,像是在向官府报告,形象生动。
- 尘事:世俗的琐事。
- 楞伽:指《楞伽经》,佛教经典之一,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至元,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过草亭作》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情绪的多元化,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寄托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草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和对世俗浮华的超然态度。诗人以“屈曲草亭入”开篇,首先呈现出一幅幽静的图景,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空间。接着,诗人用“萧疏远市哗”强调环境的清幽,远离尘世的喧闹。随着诗句的推进,画栏和翠幌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幽静优雅的氛围。
“境僻蜗黏壁”,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表现出此处环境的偏僻与安静,仿佛让人回归到一种原始的、简单的生活状态。而“林香蜂报衙”的画面则增添了一丝生动,蜜蜂在林间飞舞,似乎在为这份宁静作证。
最后一句中“此间尘事少,一卷诵楞伽”,点明了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在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沉浸于佛教经典的诵读,远离尘世的烦恼,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归属。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清新、淡泊的自然情怀,充满了隐逸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屈曲草亭入:形象地描绘了通往草亭的小路,路途的弯曲引导着人们走进这片静谧之地。
- 萧疏远市哗:远离城市的喧闹,表现出草亭周围的宁静与幽远。
- 画栏斜抱石:描绘草亭的装饰,带有艺术感的栏杆依附在石头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翠幌薄笼纱:用绿纱轻轻笼罩,增添了亭子的柔美,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
- 境僻蜗黏壁:形容环境偏僻,静谧得如同蜗牛紧贴墙壁,强调了远离尘嚣的静谧。
- 林香蜂报衙:在幽静的环境中,树林的香气弥漫,蜜蜂的飞舞仿佛在为这里的宁静送信。
- 此间尘事少,一卷诵楞伽:表明在这里世俗的琐事很少,诗人专注于诵读佛教经典,体现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蜗黏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幽静。
- 拟人:蜜蜂“报衙”赋予了自然界生物以人的行为,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画栏斜抱石,翠幌薄笼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宁静”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及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体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亭:象征隐逸生活,逃避尘世的喧嚣。
- 萧疏:象征清幽的环境,心灵的宁静。
- 画栏与翠幌:象征生活的雅致与美好。
- 林香:象征自然的芬芳,心灵的愉悦。
- 楞伽经:象征内心的修行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草亭”是什么样的环境?
- A. 喧闹的市场
- B. 幽静的休息场所
- C. 热闹的城市广场
-
诗人用什么来象征内心的宁静?
- A. 蜜蜂
- B. 一卷《楞伽经》
- C. 画栏
-
“此间尘事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世俗琐事的厌倦
- B.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 C. 对社交活动的热衷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王维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过草亭作》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山水之美,而金至元则注重于草亭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传达出一种孤寂与静谧,而金至元的草亭则更显生动与生活的气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